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叙利亞被“開除” 恐成利比亞第二?

http://www.CRNTT.com   2011-11-30 09:50:56  


 
歐美複制“利比亞模式”?

  南方日報:今年2月,利比亞國內動蕩後,美國以大使“個人安全遭威脅”為由召回美駐利大使,隨後實施軍事打擊行動。10月底,美國宣布召回駐叙利亞大使福特。這是否表明美國政府在叙利亞複制利比亞干預模式?

  王聯:召回大使表明了美國進一步介入的態度,但複制“利比亞模式”目前比較困難。試圖讓聯合國安理會再度通過一個類似於1973號決議的議案很難,還要看中國和俄國的態度,而中俄10月4日在聯合國已經明確對歐盟諸國起草的制裁叙利亞草案投了反對票。但伴隨著阿盟內部態度的日漸明朗化,美國越來越容易獲得道義上的支持,從而進一步孤立、打擊阿薩德政權。

  殷罡:目前看來沒有這個可能。11月2日阿盟出台了所謂“路線圖”,就是做出一個姿態,表明阿盟接受對叙利亞危機的調解;與此同時美國和北約也降低了武力干涉的調門。如果局面向西方干預的模式發展,就意味著西方對什葉派整體作戰的開始,西方在這個問題上還是遲疑不決的。美國召回駐外大使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不能隨意聯想。

  南方日報:歐盟14日決定對叙利亞更多官員實施制裁,這是否意味著武力干涉的可能性加大?

  王聯:歐洲國家目前焦點在於自身的債務危機問題,因此可能採取較穩妥的方式,繼續對叙進行經濟制裁,施加國際政治壓力。剛剛經歷了在利比亞的軍事衝突,歐洲國家也需要對此進行重新評估。隨著法國選舉的臨近和歐洲債務危機加重,面對不確定性很強的叙利亞形勢,歐洲國家將會慎重考慮干預的模式。

  殷罡:歐洲對叙利亞的施壓力度,大大超出了安理會,而且還會進一步施壓。不過北約已經表示不考慮現階段對叙利亞用兵,這給阿盟調解留出了平台。叙利亞反對派目前還是零星的活動,北約若“動武”無疑會成為一種赤裸裸的外部入侵,會讓叙利亞當局抵抗“入侵”獲得合法性和國際社會的同情。

  張帆:不能排除西方國家通過阿盟這個途徑來干涉叙利亞的可能性。比如在利比亞戰事中,走在前面的就是卡塔爾。如果有一個阿拉伯國家對叙利亞宣戰,西方國家可以作為該國的盟友進軍叙利亞。

中俄扮演何種角色?

  南方日報:中俄將如何影響叙利亞局勢?俄羅斯的意圖何在?

  張家棟:在先前的利比亞問題上,西方在某種程度上利用模糊字眼達成了對國際社會的欺騙,以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在叙利亞問題上,中俄已經看到了西方背後的目的,是想要在中東建立一個完整的優勢主導地位,而這是中俄不願意看到的。俄羅斯在叙利亞利益遠遠多於中國。因此,俄羅斯有意把伊朗、叙利亞培養成其在中東的戰略支點。

  殷罡:中俄在對叙利亞態度上有近似的地方,都反對外來力量對國內政局的干涉,特別是武力干涉。兩國具體態度又有所不同。俄羅斯是叙利亞長期的保護國,是叙利亞武裝力量軍事裝備的主要提供者,在地緣上也離得很近。這在某種程度上牽制了西方對叙利亞的態度。當初西方對利比亞“下手”,正是因為利比亞遠在地中海對岸,對俄羅斯安全不構成影響;而叙利亞一旦失控,對俄羅斯安全則構成直接的影響。

■小檔案

  阿拉伯國家聯盟,是為了加強阿拉伯國家聯合與合作而建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簡稱阿拉伯聯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亞和也門7個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宣告聯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個成員國。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密切合作,維護阿拉伯國家的獨立與主權,協調彼此的活動。

  (來源:南方日報 統籌 梅志清 見習記者 賴競超 實習生 劉竹溪 張君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