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叙利亞被“開除” 恐成利比亞第二?

http://www.CRNTT.com   2011-11-30 09:50:56  


 
相關鏈接:分析稱阿盟制裁難以對叙政權構成致命威脅

  2011年11月28日12:30新華網李震新

  華網大馬士革11月27日電(記者李震) 由於叙利亞政府沒有在阿盟規定的最後期限內簽署同意向其派遣觀察團的協議,阿盟27日在開羅召開緊急外長會議,決定立即對叙利亞實施經濟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阿盟的最新制裁將使本已陷入困境的叙利亞經濟雪上加霜,人民生活也會受到不利影響,但對於巴沙爾政權一時還難以構成致命威脅。

緣何未簽協議

  叙政府早在18日就已“原則同意”接受阿盟派遣觀察團,但叙外長穆阿利姆先後三次致信阿盟秘書長阿拉比,認為有關派遣觀察團的協議草案“過於粗糙”,“缺乏執行和保障機制”,可能對叙國家主權構成侵犯。

  有觀察家指出,協議草案中連這個500人的觀察團在叙活動的期限是幾天還是幾個月都沒有明確,而且拒絕叙政府對觀察員探訪行動進行任何約束,這對於一個主權國家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不過,儘管這份協議存在不少“硬傷”,叙政府並沒有“拒絕”阿盟向其派遣觀察團,而是認為這份協議草案需要通過磋商進一步完善。

  然而,阿盟拒絕了叙方提出的有關修改方案,並在24日給出了簽署協議的最後期限。因此,分析人士指出,一貫強硬的巴沙爾政權面對“最後通牒”不願低頭,在對國內形勢尚能掌控的情況下,決定繼續採取拖延戰術,試探阿盟和西方國家的底線,因而至今沒有簽署同意阿盟派遣觀察團的協議。

  阿盟對叙經濟制裁主要包括:禁止叙高級官員出訪阿拉伯國家、停止與叙中央銀行的交往、凍結叙政府資金、中止與叙央行業務及暫停向叙投資等。

  叙人民議會議員哈巴什指出,阿盟的制裁決定過於“草率和粗暴”,有關各方應繼續以靈活的態度加強磋商,以渡過眼下的難關。

  制裁消息傳來,上千名叙利亞民眾27日晚走上首都大馬士革街頭,聚集到市中心的薩巴.巴赫拉特廣場舉行示威活動,抗議阿盟的決定,同時表達對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

影響可能有限

  分析人士認為,阿盟的最新經濟制裁肯定會對叙利亞帶來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

  首先,叙利亞是個相對保守的農業國,人民生活必需的農產品等基本物資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此前美國和歐盟就對叙實施了經濟制裁,雖然制裁沉重打擊了這個國家的旅遊業和石油出口,使其外匯收入銳減,但對該國民眾的基本生活並未造成太大影響。此次阿盟制裁的影響會比美歐制裁大一些,因為叙利亞經濟對阿拉伯國家的依賴較為嚴重。

  其次,阿盟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與叙利亞經貿往來最為密切的周邊阿拉伯國家,如伊拉克、黎巴嫩和約旦三國為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波及,已經或公開、或變相地表達了對經濟制裁叙利亞的抵制,因此阿盟的經濟制裁效果或將被打折扣。

  叙政治評論家阿裡說,制裁會對叙利亞的經濟產生一些消極影響,民眾的生活困境將雪上加霜。但他同時強調,阿盟的經濟制裁“也會反作用於實施者,因為他們同樣需要我們”。

  另一位叙政治評論家塔列布說:“阿盟對叙出台經濟制裁並不令人意外,這些措施符合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利益,旨在推動叙利亞局勢進一步升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