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色列與伊朗:從恩人盟友到對頭

http://www.CRNTT.com   2011-12-04 09:10:19  


 
伊朗與以色列逐漸交惡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鬥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係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係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從地緣政治看,“9.11事件”後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得美國和以色列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對伊朗的包圍態勢,從而導致了伊朗的地緣安全環境急劇惡化,隨著伊朗安全環境的惡化,伊朗國內保守派勢力進一步加強。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係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係層面那麼簡單,複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係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係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2004年11月底,伊朗宣布中止鈾濃縮,這使得伊朗核問題一度緩解。

  可是到了2006年年初,伊朗再次恢復了已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伊朗核問題再次引發局勢緊張。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針對以色列不斷的武力恫嚇,伊朗國防部長曾經針鋒相對地明確警告說,如果以色列敢於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以牙還牙,摧毀以色列的迪莫納核基地,並讓“這個猶太國家在地球上不複存在”。

  就目前形勢而言,以伊兩國在可預見的將來真的會兵戎相見嗎?回答這個問題,除了要考察以色列和伊朗雙方的意願和實力外,大國因素,尤其是美國因素在兩國“戰與和”這一問題上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美國在對伊朗“戰與和”問題上面臨著兩難困境,這也是以色列政府必須要面對的。考慮到以色列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很難想象以色列在沒有美國的默許或支持的情況下會對伊朗動武。換句話說,如果以色列要想對伊朗發動像伊拉克戰爭那樣的全面進攻,如果沒有美國的全面參與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憑以色列的國家實力和意願,在可見的將來在美國默許的情況下,以色列單方面對伊朗採取局部打擊核設施的攻擊的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伊朗核問題持續惡化導致了地區格局的全面失衡或者伊朗直接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可見的現實威脅。

  以色列一旦對伊朗全面開戰,不僅會對中東局勢產生深遠影響,而且對地區地緣環境和全球安全格局都將產生重大而直接的震動和影響。以色列和伊朗兩國間的問題絕非單純的雙邊關係那麼簡單,因為在該地區,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因素永遠是主導性的。

  (張鍵 來源:法制日報 2011年11月1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