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1-12-06 10:08:56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訊/“因為道德的解體,中國社會個體已經面臨生存危機。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無論你有多大的權力還是多大的財富,也難以生存。沒有道德、沒有信任,社會到處就會是陷阱。因此,重建道德也就是社會的自救。要不自我毀滅,要不自我拯救,人們所面臨的選擇並不多。任何社會在社會經濟現代化過程中,都要經歷道德重建的過程,中國也應當是行動的時候了。”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詳論如下:

  社會道德解體了,而社會必須具有道德才能生存,這表明道德必須得到重建。如何重建道德是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最為嚴峻的挑戰。
  
  如何重建道德?道德重建首先必須跳出目前的左右爭論。本欄上周已經論述左右派在道德問題的意識形態傾向性。實際上,在它們各自的意識形態背後的則是利益,特殊階級的利益。要重建道德,首先必須認識到道德的普世性,道德是普世價值。

  換句話說,道德重建必須去階級化。在這方面,中國應當對接受了近一個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重新評估。馬克思科學地分析了市場對社會道德的負面影響,但並沒有找到道德重建的有效方式。馬克思提倡的是階級鬥爭,把道德分解成資產階級的道德和無產階級的道德。但那麼長的歷史已經說明,階級鬥爭不僅無助於道德重建,反而會造成新形式的道德衰敗。階級鬥爭表明社會的對立,而一個不同階級間高度對立的社會,很難進行道德建設。

  階級論也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很多自由主義者儘管不強調階級,甚至因為馬克思所提倡的階級論,對資本主義或者市場經濟不利而反對階級論,但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主義實際上是階級形成的一種主要根源。如果自由主義者沒有能力來緩解或者調和由資本主義產生的階級,那麼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就會發生重大社會危機。

  實際上,在道德面前,所有社會成員是平等的,無論貴賤,無論貧富,他們都是人,都是需要道德而生存的。這似乎類似一種宗教解釋,但實際上人們不需要用宗教來解釋社會存在物的道德需要。很自然,不管哪種文明,開始之初,人們都用普遍的人性來解釋道德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