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4歲女童照料癱瘓雙親 映襯救助機制的失守

http://www.CRNTT.com   2011-12-09 13:43:44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幸,甚至苦難,很多時候,我們無從選擇,只能接受。但在一個文明的現代社會,最起碼有一條底線必須堅守,那就是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我們都不能將一個四歲的孩子置於被社會拋棄的境地,更不能讓她去獨自承擔她所不能承擔的重負。與其說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不如說這是一個社會性的悲劇,在小孫悅照顧癱瘓父母的忙碌身影背後,我們能清晰地看見整個社會救助機制的失守和淪陷。

  小孫悅的父母癱瘓在床後,這個家庭的全年收入不到三千元,吃藥的錢都不夠。這個時候,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真正關心一下這個在生存線上掙扎的家庭,適當解決他們的困境?四歲的孩子承擔起照顧父母的家庭重任,可想而知,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險,這個時候,我們的教育部門、社會保障部門、婦聯、基層組織在哪裡,為什麼整個救助體系都處於集體失語的狀態?從報道中看到,小孫悅一家所獲得的唯一救助,就是志願者送來的一堆煤,這人性的微弱閃光,給小孫悅帶來了一絲溫暖,但顯然無法照亮她內心的孤獨與對未來的茫然。

  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宣布:“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助……在家庭環境裡,在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氛中成長。”1990年9月2日正式生效的《兒童權利公約》也強調:“締約國承擔確保兒童享有其幸福所必需的保護和照料,考慮到其父母、法定監護人、或任何對其負有法律責任的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並為此採取一切適當的立法和行政措施。”中國是該國際公約的第105個簽約國。可以說,給予“兒童特別的照料和協助”,既是人類公認的一種道義底線,也是一項不言而喻的政府責任。所以面對小孫悅,我們不僅要有道德上的愧疚感,也應受到法律和職責的責難。

  那麼,請向這個四歲女童深深地懺悔吧,這種懺悔不僅僅是言語上的表態,更應體現為切實的行動。也許我們暫時無法讓小孫悅擺脫貧困和不幸,但至少可以讓她柔嫩的肩膀不至於那麼沉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