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4歲女童照料癱瘓雙親 映襯救助機制的失守

http://www.CRNTT.com   2011-12-09 13:43:44  


 
新聞鏈接:4歲女童照料癱瘓雙親 請讓愛心傳遞下去

  2011-12-08 13:44  東北新聞網 

  4歲,孩子本應享受父母無盡的照顧關愛。但哈爾濱市賓縣經建鄉二道河子村朱家屯的4歲女孩孫悅,卻過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生火、淘米、煮粥、刷碗,每天照料生病的父母。7日,記者見到了這個名叫孫悅的女孩。

  家徒四壁 雙親重病

  7日,記者驅車來到位於賓縣經建鄉二道河子村朱家屯4歲女孩孫悅家。一間用木板和土坯建成的房子,十幾平方米大小,房蓋是石棉瓦和玉米杆鋪的,窗戶用塑料布遮擋的。僅有的一扇外屋小木門,也破爛不堪,連個門鎖都沒有。進入房門,柴火連著灶台,鍋裡還有早上吃剩的疙瘩湯。掀開污漬斑斑的裡屋帆布門簾,一個身形瘦小的女孩正在給癱瘓臥床的媽媽詹娟掖被角。見記者一行進屋,女孩眼神裡流露出一絲喜悅,“家裡來人了,有好吃的了!”隨後,她跑到靠在火炕一側的爸爸孫躍民身邊,玩起了鄰居送的積木玩具。

  見到記者來訪,孫躍民沒有下地,他說去年打工時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受傷,不能彎腰幹重體力活。受傷後,工頭承擔了16萬元醫療費用,後來又給了6萬元補償款。但這6萬元錢還沒捂熱乎,債主就上門索要當年詹娟看病欠下的外債。為了生計,孫躍民將家中僅有的15畝耕地賣了2000元,之後這個家沒有了生活來源,只能靠左鄰右舍、親戚朋友資助。

  躺在炕上的詹娟被鄰居王桂英扶著坐了起來。她告訴記者,10多年前,她們夫婦倆在撫遠縣打漁,由於長期住在“地窨”裡受潮受涼,她患上了風濕病,之後又得了中風腦梗塞並留下後遺症,當年她才29歲。經過治療,詹娟雖然能夠自理,但也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家庭生活困難,當地政府部門給詹娟辦理了低保。

  2007年9月,小孫悅的誕生為這個貧困的家帶來了短暫的歡樂。詹娟說,以前丈夫有勞動能力的時候,還能賺些錢養活她們母女。而現在,丈夫也失去了勞動能力,這個家連基本的溫飽都很難解決。如果不是親戚和鄰居們經常接濟的話,很可能就會斷糧。

愛心傳遞 燃起希望

  媳婦癱在炕上不能做飯,自己拄著拐杖只能走幾步。無奈下,孫躍民只好指導女兒做家務活。於是孫悅學會了生火、淘米、做疙瘩湯、刷碗,給媽媽喂水、喂飯、喂藥,小孫悅都做得有模有樣。“四十多歲的人靠四歲的女兒照顧,心裡真不是滋味,但實在是沒有辦法。”孫躍民無奈地說。

  當記者問及有無其他親人時,這對重病夫妻沉默片刻後,說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已經18歲了,但孩子很小就過繼給孫躍民的弟弟了,這些年一直沒有來往。以前沒有遇到難處,沒多想過這個被送走的兒子,如今夫妻倆期待兒子能回來看他們一眼,幫他們撐一撐這個貧困的家。

  對於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周圍鄰居一直很關照。小孫悅家裡的酸菜是鄰居王桂英給腌的,土豆、白菜也都是左鄰右舍拎過來的。誰家殺豬宰羊的,都會給送來一大碗肉。就連窗戶上的塑料布、房蓋上的玉米秆都是村長趙軍安排村民裝上去的。但電話裡,村長趙軍說,孫躍民一家是全村30多戶人家中最窮的,住的土坯房都比不上富裕人家的豬圈,儘管村裡人都在幫他,但這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