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華生:經濟最大問題在於土地和財富分配結構偏差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9:38:45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第一財經日報日前登载该报对经济学者華生的专访“華生:經濟最大問題在於土地和財富分配結構偏差”,内容如下:

  許多經濟問題源自結構扭曲

  第一財經日報:您對2011年的宏觀經濟形勢有什麼樣的評價?您認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華生:客觀地說,中國相比世界其他新興發達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整體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情況要好得多。如果從控制通貨膨脹的角度來說,今年雖然沒有達到原定目標,但通貨膨脹已呈下降的趨勢。在世界經濟發生動蕩的情況下,發達國家都遭遇那麼大的困難,新興經濟區域也受到衝擊,相對來說中國的經濟表現不能算差。

  我認為目前的問題關鍵是政策手段過於短期化,都是應付性的,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雖然採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基本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有些問題會重複出現,而且還在繼續發展。

  因此,最大的問題不是說在眼前或者說很近的未來,中國經濟會面臨多大的危機,而是在於政策手段短期化導致的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

  日報:具體來說,您認為哪些問題是會影響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

  華生:中國經濟現在出現的諸多問題跟我們在大的結構上有偏差是有關係的。這麼多年來一直說要結構調整,但基本上沒有實質上的調整。現在講的調整結構常常就是說發展新興產業,嚴格地說那不叫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可以說不斷在發展變化,那主要是企業和市場的事。從政府角度講,調整結構主要是城鄉二元結構、財政收支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而且這些結構市場調不了,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中國經濟最大的結構問題是城鄉二元結構。在城市化過程當中,數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遷,但這個結構存在很大扭曲:這麼多人進城之後沒有戶口,沒有地方安居,高房價其實部分是這個情況的反映,這跟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是連在一起的。

  現在中國經濟存在的許多問題都是跟這個結構扭曲有關係。比如溫州、鄂爾多斯中小企業的破產問題,中小企業為什麼資金會這麼緊張呢?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資金都去搞房地產去搞高利貸了。為什麼去搞房地產、高利貸?這又是跟土地制度連在一起的,因為資金都是往能掙錢的地方跑,就像一個溫州老板講的,他工廠幾百人做一年還不如他老婆賣一套房子掙錢。所以目前的高房價問題,溫州的實業空心化問題,資金都向金融和地產去流動,這些都反映我們結構上存在的問題。

  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的問題。現在中國的貧富差距還在急劇擴大。分配格局失衡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包括消費結構上的問題、教育等社會問題。比如現在農村的孩子上大學的人數減少,也是跟貧富差距聯繫在一起的。城鄉差距擴大主要是財產差距擴大。由於農民工收入近年來快速上升,城鄉的收入差距已經趨於縮小。今年這個縮小更加明顯。所以貧富差距不能光看收入。

  包括富人移民的問題,也跟財產分配不均有關係,就算他不離開,也要搞個移民,覺得更保險,這些都是跟財富差距過大有關係的。歸根結底,這些問題跟我們主要的經濟結構出現偏差關係極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