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關鍵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2-01-12 09:30:32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訊/金融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具有牽一發動全身的全局效應,是振興經濟全局的催化劑,若處理不慎也會成為撼動全局的火藥桶。因此,國內外經濟形勢越是錯綜複雜,經濟社會發展壓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視金融體制改革的獨特關鍵作用。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文章表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形勢緊迫,勢在必行,關鍵在於選准突破口,方向正確,措施得當,改革即成功一半。未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應把以下四個方面作為關鍵突破口:

  首先,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近年來,得益於中國綜合實力攀升,在一般競爭力領域,中國民間資本已高度發達,為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準備了物質條件。同時,中國民間資本事實上也早已大範圍實質性地參與了金融業務,其激發經濟活力優勢與造成負面影響均在不少區域和行業有充分體現。因此,因勢利導,發展與規範並重,發揮民間資本優勢,遏制違法違規經營已成為當前不可回避的現實任務。

  但就現狀而言,中國民間資本參與設立金融機構依然還有不少障礙,主要問題是在發起設立某些金融機構時,民間資本不能擁有較為獨立的主導地位,大型國有金融機構參股作為“監管連坐”幾乎成為設立這類機構的准入條件。這不僅束縛了民間金融機構設立的自由度,也破壞市場經濟體系中權責自負的基本原則,在客觀上增加了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負擔。作為短期政策,其不乏合理與現實性,但畢竟難為長久之計。規範民間資本金融行為,防範相關風險最終只能依靠法制與監管體系高效率。為此建議,盡快制訂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資格審核辦法,充實監管力量,實現民間資本設立金融機構資格審批法制化。

  其次,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近年來,中國經濟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利率市場化進程相對滯後,兩者之間存在加速協同的強烈需求。現實表明,中國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條件已具備,實現利率市場化收益效應顯著增強,現在亟需提升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程度,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

  在利率管制下,銀行業利潤過高,且對管制性利差依賴較大,不僅損害了存款人利益,也大大增加了其他行業的成本,民間市場利率與管制利率差又導致地下金融泛濫。而從銀行業現狀來看,整體實力近年大幅提升,適應市場的能力已有長足進步,已有多種金融產品實際上已突破了利率限制;從正面效應看,利率市場化將逐步彌合民間市場利率與基準利率的差距,增加金融體系透明度,降低金融隱患。同時,修正資金價格扭曲,優化金融體系和資源配置效率,滿足不同信用等級客戶滿意度,也大大有利於倒逼中國銀行體系提高競爭力。為爭取在三年時間內,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建議盡快分步採取以下措施:穩定短期存款利率,擴大貸款下浮幅度30%到50%;放寬長期大額存款上浮幅度30%到50%;最終全部放開存貸款利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