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為何“四周皆敵”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10:08:54  


 
  許曼:謝謝丁老師非常精彩的分享,我大概把丁老師的總結一下,就是高調重返亞太的美國,剛才丁老師說了,最近美國向澳大利亞派遣了2500人的海軍陸戰隊,中國是很有意見的。另外就是希拉里,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國務卿對緬甸進行首次訪問,緬甸在中國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位置。第二個中國目前狀況來說也有很多海洋主權問題,也有很多國家和中國形成了對峙,一個就是日本,還有一個是最近的南海問題,南海周邊的國家一直都有一些摩擦。第三個關於陸地上的,大家沒有非常明顯的感覺就是說印度,那麼我們不光是中國和印度在經濟上,全世界在經濟上對他們發展的模式在進行比較,印度慢慢地做了一些小動作,第一個他和日本做了非常頻繁的互動,他採取的是多項戰略,這個都直接觸犯到中國的和平意義,那麼從以上三點,海洋國家的對峙和陸地上的小動作,我們是否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現在是否四面皆敵?我們想有請我們的黃教授發表他的觀點對這個問題進行點評,歡迎黃老師。

中國應繼續堅持韜光養晦和平發展戰略

  黃有光:謝謝高級研究中心請我來參加討論。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跟主持人說可以參加這個討論嗎?我對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中國並非四面皆敵。剛才丁教授講了,我們都在美國後院演習,哪裡是四面皆敵?比起還沒有改革開放以前,文革那個時代,我們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如果現在是四面皆敵,那麼以前就是三、四、六面皆敵了。不過,我認為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並不是沒有意義,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有一些改進的地方,我準備幾頁的PPT。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我們講的中國四面皆敵的問題,主要是一個國際上的關係,國際和人際的關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國際的關係比人際的關係要糟糕,為什麼?因為國際的關係大致上是看利益,利害權衡的關係,而人際的關係就有很多程度道德上、道義上感受的制衡,為什麼?因為人作為一個物種,這是有生物的原因。為什麼人能夠生存,發展到全世界人口60億,老虎才幾萬只而已,所以我們人能夠生存,一方面我們智力比較高,一方面我們是合群,要人際合作,所以我們天生就有這個道德感。我們剛才講過了。要是我們能夠合群,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任,因此我們有天生的道義感,有道德和正義的感受。不過在中國的情形,由於以前在反右、大躍進和文革的時候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影響下,這個道義感受到很大的摧殘。另外一個原因是,國際關係是由搞政治的人所決定的,而且主要是根據國家利益的權衡,根據這個權衡政客他們的視野往往是幾年而已,一個人不但要看幾十年而且要看下一代,本來按道理說國家應該看得更長遠但是政客往往看幾年的作用,所以視野不長造成的國際關係比人際關係更加糟糕。

  我們現在中國是全世界人口發展最快的國家,印度是第二個人口大國,他們發展比我們慢物價上漲比我們慢,所以經濟基礎來講我們比印度好,當中國變成第一強國的時候我們是否有威脅,關於中國是否四面皆敵的時候,也要從其他關係來看,就像我們人際關係不但要從自己的觀點來看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等,我認為中國最主要的戰略應該是剛才我們有提到的,“四面皆敵”面對鄰國的問題,包括中印邊境南海的問題,我認為這個對主要的戰略問題來看這是相對小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擱置,中印我們沒有談判,對南海的問題中國政府提出要商討是否可以共同開發來處理,我認為這是好的,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解決,沒有大問題,沒有四面皆敵的問題。最主要的戰略我是同意鄧小平,鄧小平是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雖然並不是沒有過。鄧小平說我們要韜光養晦爭取繼續和平高速發展幾十年,將來能夠平起平坐,並且超越,我認為即使中國第一強的時候,我們也要和其他的國家合作,這是互惠互利的。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打東南亞從中獲利,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整個經濟國家被占領了,但是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成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互惠互利是整個世界的前途,所以我們要爭取和平發展,這是最主要的戰略,一些小東西即使我們吃虧一點,不可以違背和平發展戰略。

  朝鮮的問題雖然是中國的盟國,但是成本很高,我們得不償失。我們對朝鮮的幫助間接地影響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會看成中國你去支持這樣一個很負面的國家,我認為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認為對朝鮮的問題除了人道以外不要花太多時間,長期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關係,其中一個需要解決的,在文革時期對道義的摧殘我們必須要彌補,要挽救已經被摧殘道義水平,我們至少要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因為你要有真正的朋友。

  對於人民幣的匯率問題,我也提出一個比較具體的措施,我認為美國甚至日本不是很多年來要求人民幣幣值要求升值嗎,中國的一個回應說,我們人民幣這幾年已經升值了30%,但是如果這30%是根據一個美元來兌換幾個人民幣來比的,這個比全世界的幣值跌的很多了,例如以前是1澳元對美元是0.485,現在是1.017,所以澳元對美元大量升值,因此你看人民幣對它的所有貿易國的,以貿易量為權數的平均這些年並沒有波動,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人民幣本來低估了,人民幣應該會大量升值的。還有一個問題說我不是美國人,你們講我是澳洲的公民,但是我認為我在血統上還是黃帝的子孫,所以我站在中國的利益上出發,我支持人民幣升值不是要幫助美國經濟,而是對中國的利益更大,人民幣增值對出口商不利,有些可能會減產,甚至會關門,但是我覺得經濟的獲利很長,例如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之前,當時就討論中國是否加入世貿,很多人擔心會造成大量的失業,我認為失業是短期的,結果加入以後短期的也沒有出現,這是因為我們從市場經濟體系中獲利比西方更獲大,為什麼?因為西方的工會力量比較強,而我們沒有這個限制,不要怕人民幣升值造成大量的失業。讓人民幣升值,美國以為我們幫了他實際上我們幫了自己,對這個問題可以看我在財經網上的博客,還可以看我的《從諾貝爾獎得主到凡夫俗子的謬誤》一書。剛才說對丁老師的講話做評論,但是他只是介紹了別人的觀點,好像無從評比,不過,我對你剛才提出的觀點我是有相當的保留。等丁老師下面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後,有時間我再回來評論,先講到這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