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中東政策並非消極

http://www.CRNTT.com   2012-02-07 08:18:34  


 
  中國的伊朗政策遭受西方國家廣泛批評。一些西方新聞媒體認為,中國之所以在伊朗問題上採取綏靖政策,是因為中國在伊朗有巨大的商業利益。言外之意,中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國際正義。如果中國政府在伊朗問題上沒有清晰的聲音,那麼,中國的形象將會受到嚴重損害。正因為如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系統地表達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中國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並且主張中東地區建立無核區。這說明中國既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同時也反對中東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中東地區國家的領導人從中可以聽出弦外之音,他們一定會為中國政府所採取的立場擊節叫好。 
  
  在如何解決伊朗核問題方面,中國政府堅持談判的立場,鼓勵在現有的談判機制下進行外交斡旋,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求同存異,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目前最為可行的方案。對於西方國家普遍關心的中國與伊朗的貿易關係問題,國務院總理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承認中國和伊朗有著正常的貿易關係,但是,中國政府絕對不會拿原則作交易。不會因為中國在伊朗有著正常的商業利益,而支持伊朗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有關決定,擅自發展核武器。這樣的表態既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時又維護了國際正義,是一個注定得到中東地區國家廣泛支持的外交方針。 

  近些年來,一些國際觀察家在分析國際熱點問題的時候,習慣於把中國的國家利益與國際正義對立起來,人為地誇大中國國家利益與捍衛國際正義之間的緊張關係,他們主張為了捍衛國際正義必須犧牲中國的國家利益,為了實現中國的國家利益必須放棄自己的國際義務。這是一種極端對立的思維方式。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的引導下,與相關國家發展正常的貿易關係,不會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當然也不會損害國際正義。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針對有關國際熱點問題作出決議的時候,中國必然會考慮到自己的國家利益,因此,不要把中國的國家利益與捍衛國際正義對立起來,因為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利於分析中國的外交政策,更不利於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處理國際熱點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的國家利益表現在許多方面。單純從貿易的角度出發,思考中國的國家利益,在有些情況下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假如波斯灣地區發生了局部戰爭,那麼,中國的商業航運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是中國政府所不願意看到。但是,如果中東某些國家違反國際法的規定,擅自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為了保證國際海運航道暢通,中國政府也應該支持相關國家採取強制措施打開霍爾木茲海峽,因為這樣做不僅維護了中國的商業利益,同時也維護了其他國家的商業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