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國女王的60載君主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2-10 12:05:33  


 
在王室過度曝光和低調間尋找平衡

  作為王室家族的家長,女王也一直身體力行使王室適應時代的變化。儘管女王的形象嚴謹、保守,但事實上她的一生中有無數次率先打破傳統。

  登基後不久,女王和丈夫菲利普親王首次開始在白金漢宮舉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會,招待傑出的民間人士。上世紀60年代,英國王室製作並公開了第一部有關王室生活的紀錄片《王室家庭》。1962年,女王還在白金漢宮中開辟了一個新的展廳,專門展覽王室的收藏。這是白金漢宮有史以來第一次向普通民眾開放。

  這些開放的舉措拉近了王室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但與此同時,白金漢宮不得不在王室過度曝光和保持低調之間尋找平衡。上世紀80年代末,媒體披露了王儲查爾斯與王妃戴安娜的不和,撕開了掩蓋著王室家庭事務的帷幕,此後,女王子女們的婚姻問題不斷見諸於報端。

  1992年成為了英國王室的“災難之年”。在那一年,查爾斯王子和安德魯王子先後與妻子分居,安妮公主的婚姻正式破裂,溫莎城堡還在一場火災中部分受損。面對輿論對王室的批評,女王顯示出坦然的態度,她表示,批評是難以避免的,但她希望這些批評能夠“帶著幽默、溫和和理解”。

女王的情緒問題很少向人傾吐

  一度,在英國公眾看來,王室的變化相比時代的進步而言還是來得太慢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車禍中不幸身亡,女王2天後才返回倫敦,白金漢宮遲遲沒有降半旗志哀。這種回避的態度令英國王室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支持女王退位的英國人增加了一倍。一些英國媒體批評說,女王“過於拘泥於王室禮儀”,對戴妃之死表現得漠不關心,這令英國人感到失望。

  不過英國媒體也指出,戴妃死後王室遭受的批評甚囂塵上,這恰好顯示出民眾對王室還懷有強烈的感情,並希望王室能夠與民眾分享喜樂悲歡。

  時任英國首相的布萊爾建議,雖然英國人仍然願意將君主政體作為一種傳統保留下來,但它必須朝著現代化的方向改變。女王采納了布萊爾的建議,她打破慣例,在葬禮前一天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向戴安娜王妃表示哀悼。葬禮當天,當戴安娜王妃的靈柩經過白金漢宮時,女王鞠躬致哀。這一難得的感情表露為女王重新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女王的密友們透露,女王私下是個坦率、有幽默感的人,但一半出於天性,一半出於所受的教養,女王鮮少流露感情。據說女王古板的祖母瑪麗王後甚至曾教導她如何在公眾面前忍住笑容。1957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曾對公眾表示:“對你們而言,我顯得有些遙不可及,這是難以避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