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英國王室:又寂寞又美好

http://www.CRNTT.com   2011-04-28 09:18:06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明天,英國王子威廉和凱瑟琳的婚禮即將舉行。這場大婚不僅價值連城,英國人更將在全國舉行至少5500個派對以示慶祝。當“日不落帝國”已進入了近100年的衰落,當最近一段王室婚姻以近乎悲劇的形式結束時,英國人為何還要慶祝另一場王室婚姻、為何還能“容忍”一個王室的存在? 
  
脆弱而堅挺的王室   
   
  46%英國人對王子大婚不關心,75%英國人支持延續君主制

  過去20多年來,英國王室的運氣簡直糟透了。神奇的是,儘管生活陷入混亂,他們依然“活在英國人心中”。較之於虛無縹緲的共和制,英國人更願意保留一個王室。市場調研機構Ipsos-Mori從1993年開始,就不斷將這個“艱難的選擇”拋給英國選民。根據它們發布的1993-2006年調查數據,英國人幾乎從來不打算拋棄王室,這些年來,對王室的支持率僅有兩次跌到70%以下(70%!2008年,奧巴馬的支持率達致頂峰時也沒有這麼高)。上周,這一支持率是75%——儘管46%英國人表示對威廉的大婚不關心,32%英國人更表示“壓根兒不想搭理”。

  王室的困惑:一個屢屢婚姻失敗的家族怎麼當“道德楷模”

  英國人對王室的感情,看上去很糾結;但更糾結的恐怕是王室本身。14年前(1997年9月6日),當威廉王子的母親黛安娜葬禮在西敏寺舉行時,英國民眾對黛安娜報以最真摯的、超過任何時候對英國王室的感情。然而,那也是英國王室最脆弱的一刻:彼時的戴安娜已不是“威爾士王妃”,高調緬懷一名受人愛戴的“王室舊友”,實際上是在為王室的當代合法性敲響警鐘。5年前的1992年,這個家族才剛剛剛經歷過三段失敗的婚姻,女王的三位孩子不是離婚、就是分居。

  伊麗莎白女王將1992年稱作“流年不利”(“annus horribilis”)的一年。這位充滿政治智慧的君主必定深知,這個家族的合法性早就不再源自“王權至上”、維護殖民地的統一性,而是充當這個現代國家的“道德楷模”。17世紀,當克倫威爾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時,英國王室早就名存實亡了,但英國人偏偏還要讓這個家族留下來,同時留給現代英國王室一個永恒的困惑:英國人到底要我們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