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大和耶魯的宣傳片差別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2-02-15 12:13:41  


風雨中的蔡元培雕像。北大宣傳片截屏
一教師介紹大學情況。耶魯宣傳片截屏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訊/近日,北京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校園宣傳片被網友放在網上,因風格迥異引發各方關注。有評論指出,看了兩個宣傳片,便想“去耶魯上學,到北大旅遊”。

熊丙奇:北大和耶魯的宣傳片差別在哪裡

  2012年02月15日08:55 來源:青年時報 作者:熊丙奇 

   近日,北京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校園宣傳片被網友放在網上,引發關注,數以萬計的網友對北大拍攝的宣傳片褒貶不一。拍攝北大宣傳片的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稱,北大宣傳片旨在反映中國文人薪火相傳的精神氣質,與耶魯大學的招生宣傳不同,兩者沒有可比性。(2月14日《新京報》)

  陳教授稱兩校宣傳片沒有可比性,但既然都是大學的宣傳片,網友把它們拿出來比,也是正常的。但陳教授的話,不經意中也傳遞出一層意思———大學的宣傳片,是不太在乎大家的比較的,北大的與耶魯的沒有可比性,自然,與清華的、複旦的,也沒啥可比性,都可以說是反映本校的精神氣質嘛!這正可以解釋北大宣傳片和耶魯的不同之處:北大宣傳片在乎的是能否反映出北大的成就,獲得領導認可;而耶魯宣傳片在乎的是反映特色吸引考生。

  在我國內地,雖然出國熱急劇升溫,可北大等名校的招生,是沒有多大競爭壓力的,最近幾年來的自主招生中,各高校“搶生源”貌似很激烈,但其實,由於考生最終只能獲得一張內地大學錄取通知書,所以大學的搶生源,是用招生手段和錄取優惠搶生源,比如北大就用校長實名制,將招生時間提前,並把一些優秀學生提前“圈定”,而不用考慮用教育質量和教育服務“搶生源”,進而,在宣傳片中,也就用不著在這些方面花筆墨。

  如此環境中的宣傳片,就更像是學校的辦學匯報了。如果讀者們感興趣,可以把各高校的宣傳片找出來,然後再對應學校的概況介紹,會發現有很驚人的相似———可能展示手法不同,但說的無非是歷史悠久、地位很高、英才輩出、校園優美,畫面中出現最多的是歷史、校園建築、現任領導、當下的科研紅人,鮮見學生。即使有,學生也是作為背景中的群眾演員。

  這很符合時下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評價標準,在大學裡,領導的地位無疑是最高的,學術研究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教育教學,大學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校園,以及一些科研數據。相對來說,北大的宣傳片還比較具有藝術性,有的高校在進行這些展示時,就像放PPT,接連出現領導出席活動的鏡頭,以及各種橫幅、會標。但就是這樣,高校照樣不愁招不到學生。

  可耶魯卻沒有這樣的“福氣”,雖然屬於頂尖學校,可他們時刻面臨受教育者的選擇,拿到耶魯錄取通知書的學生,很有可能拿到哈佛或者普林斯頓的錄取通知書,處於這種環境中的大學,那是要“討好”學生的,因此,在他們的宣傳片中,出現用學生喜歡的說唱形式,宣傳學校“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共享客廳,學習聚會”、“每個住宿學院由一位院長管生活、一位主任管教務,他們和我們一起吃住”、“你有機會和喜歡的世界名人會面”就不奇怪了。

  我們的高校一直在提“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可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這也只能“意會”。讓大學做到“以人為本”,十分簡單而現實的做法是,讓其被學生們選擇,當大學有被選擇的壓力,誰還敢孤芳自賞,怠慢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