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林書豪的“偉大”能否複制

http://www.CRNTT.com   2012-02-17 12:00:46  


林書豪,一個從美國哈佛大學走出來的籃球明星。
 
  在籃球上,雖然身體素質的要素更加突出,我們也出現過姚明這樣的“特例”,可因為沒有一位優秀的控球後衛,我們的球隊總是難以登上比世界第八更高的位置。而今天,作為一名純正的控球後衛,林書豪的突然崛起應該給我們很大啟示。

  從身體和天賦上看,姚明永遠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個案”,我們雖然人多,可幾十年出一個姚明就算幸運,如果將我們籃球運動的崛起寄托在姚明這樣的運動員身上,就大錯特錯。林書豪這樣的體型則在中國隨處可見,他沒有一覽眾人小的身高,沒有力拔千斤的力量,沒有風馳電掣的速度,這符合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體質特點。但是,看過林書豪的比賽,你會發現他並不突出的各方面素質綜合在一起,竟無人能抵擋。他勻速的跑動、合適的力量和恰當的突破,讓自己永遠那麼優雅,這讓在力量、身高等方面遠勝於林書豪的易建聯都值得矚目。

  可是,林書豪這樣沒有突出外在特點的球員在國內基本上難有出頭之日,因為我們的選材標準一般都是“高大、威猛”。因此,很多運動員不惜以改變年齡來體現自己的“身體天賦”。然而,論高大威猛,即便美國職業籃球隊中最羸弱的布魯克斯們,也能與中國球員“比劃”一下,中國球員能擺到哪裡去?國內球員選撥甚至訓練體制儼然是在以己之“短”攻人之“長”。

  國人的特點是身體小巧、靈活性好,可以說,林書豪這樣的“璞玉”我們應該有很多。但是,穆鐵柱的傳統和姚明的神話,讓我們不願意去發掘和雕琢林書豪這樣的“璞玉,我們至多只能培養出易建聯這樣的人才。而更多的林書豪們,則可能被埋沒。都說“不拘一格降人才”,林書豪在哈佛的經歷表明,在巨人林立的美國,他並沒有被“另眼相看”,這就是體育文化的區別。所以,儘管中國人多,但我們在國內一時還找不到像林書豪這樣一舉成名的案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