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換屆年”經濟穩定性將超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12-02-18 08:59:19  


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穩定性會超過各方預期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訊/與2011年年底主要機構和學者對2012年宏觀經濟運行的悲觀預測不同,我們很可能發現今年的經濟走勢的穩定性會超過各方預期。經濟增長、資產價格、就業水平乃至國際政治局勢動蕩程度均可望優於2011年。

  廣州日報發表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教授文章表示,之所以今年全球存在此種可能性,其深層次原因在於主要經濟體均面臨大選或換屆根據經濟周期與行政周期的內在關係,通俗說,“不折騰”、“穩增長”將是全球各國的核心命題。

  以平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

  文章稱,具體到今年,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判斷:第一,歐債危機及其後續可能引發的經濟蕭條已經在可預期範圍內,法國大選對歐元區危機化解將構成正面影響。第二,美國和俄羅斯大選實際上降低了美伊衝突和叙利亞危機的可能性,政治均勢有助於實現經濟穩定,其後果是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將可望維持穩定,原油價格將大概率地在90美元至110美元間波動,這將有助於穩定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與此同時,只要經濟增長掛帥,則弱勢美元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有望在年內“破六”。第三,由於中國必須在未來對前期基建項目和地方融資平台蘊含的金融風險給出相應安排,在宏觀上會出現動員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的政策取向,這將直接導致兩大經濟後果:一是增量擴張,即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安排下完成社會融資結構的改良,更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將進入信貸和債券市場;二是存量穩定,即避免由於過度收縮而引致前期項目融資演變為不良。第四,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以房地產價格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既不會崩潰也不會二度快速攀升,庫存對價格有抑製作用,但金融穩定要求資產價格保持穩定。

  歐元區問題比想象的簡單

  文章指出,今年,從飽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到可能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美國,再到風頭減弱的新興國家(俄羅斯),都將面臨總統選舉。發達國家由於金融危機和債務緊縮,社會壓力陡增,增加了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新興國家面臨經濟下滑,不同程度受到“阿拉伯革命”的影響,選舉形勢也在一定程度上變得複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