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南方談話”給我們的錦囊妙計

http://www.CRNTT.com   2012-02-20 11:32:11  


學者信力建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訊/“解放生產力、刺激內需、共同富裕,是同一問題的三個側面。刺激內需是短期目標,共同富裕是長遠理想,解放生產力是方法,這個方法在‘南方談話’的錦囊中呆了二十年,到取出來的時候了。”南方網今天登載教育學者信力建的文章《鄧小平“南方談話”給我們的錦囊妙計》: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番講話距今已有二十年,二十年來經濟建設獲得長足進步,絕對貧困現象明顯緩解,但是貧富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存在日益嚴重的趨勢,農村與城市居民實際收入差別一般認為已達到1:6,為全世界所少有。重溫“南巡講話”,有助於銘記共同富裕的使命,也能夠從中獲得新的啟發。

毛時代官員最富

  一說起現在的貧富差距,很多人會懷念毛澤東時代的平均主義,實際上毛時代不僅普遍貧困,而且貧富差距極大,平均主義只停留在紙面上和口頭上,從未實踐過。

  對毛時代分配制度做過深入研究的楊奎鬆教授指出,“文革”期間造反派的矛頭之一就是分配領域的等級制。1955年8月中共在地方幹部中全面取消自部隊沿襲而來的供給制,開始實行等級工資制,最低工資只有18元,最高工資560元,加上物價津貼上浮16%後達到560元,相差31倍之多。縱向對比舊中國,1946年國民政府頒布的標準,文官最高最低收入之比為14.5倍。橫向對比資本主義國家,官員收入差距也小於新中國,英、法、德等國公務員最高最低工資之比均在8~10倍左右,美國、日本差距較大,也只有20倍。毛時代的等級差別不光體現在工資標準上,住房、配車、廚師、勤務、警衛、秘書、醫療和療養等等,這類非貨幣福利的等級差別更大。

  最早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並對高級幹部實行特殊化待遇的國家是蘇聯,中共全盤照搬。其實《共產黨宣言》中明確反對十九世紀在歐洲國家中還十分盛行的等級制和官僚制,認為共產黨人必須堅持“所有官員的薪金沒有任何差別”的政治要求,馬克思後來在《法蘭西內戰》中又特別提出:一旦無產階級建立自己的政權,所有公職人員應當一律實行低薪制度,只能領取相當於工人工資的報酬。共產黨國家沒有實現馬克思的理想,戰後歐洲眾多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黨、工黨推動下反而實行了公務員低工資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