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需警惕日本右翼背後的社會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2-02-24 08:20:48  


  
  不過,這個事件背後折射出的日本社會的狀況,卻是中國公眾必須清醒的。因為名古屋市長的荒謬言論,在日本並非是孤例,而是有著一定的社會基礎。這裡面可以用一個旁證說明一下。2009年12月,中日兩國學者公佈了由20名頂尖級歷史學家參與的中日歷史共同研究成果的總論部分,這個部分確認了兩項重要共識,一是日本當年對中國進行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二是日軍攻陷南京後存在大屠殺行為。 

  很多中國人對這兩項“研究成果”感到詫異:難道這還需要“研究”或“論證”嗎?這不是人所共知的史實嗎? 

  問題的嚴峻性恰恰就在這裡:即便對於這樣的歷史事實,日本社會也遠遠沒有形成共識;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兩國學者進行共同研究,以達成共識。其實,個別右翼政客的極端言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背後的公眾基礎。以這次事件為例,河村隆之拋出荒謬言論並引發中方強烈不滿後,該市民眾也對此表示了高度關注,但在該市政府接到的民眾來信和來電中,多數民眾卻都表示“支持市長”。問題的嚴峻性可見一斑。 
  
  就南京大屠殺而言,且不說個別右翼政客的極端言論,日本公眾的主流認識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從政界、學界,到民間輿論,很多日本人都認為,即便日本軍隊存在著殺戮行為,但是否能算上大屠殺是個問號,至少中方認定的30萬的遇難人數,是出於政治目的過分誇大了。比如,就是這位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在2009年9月的市議會上就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發言稱:“經過各種調查,我對迄今所聽到的說法深表質疑”。河村的這個“質疑”在日本非常具有普遍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