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解讀陳獨秀:晚年為何拒絕重回中共

http://www.CRNTT.com   2012-02-25 10:34:31  


 
  陳獨秀認為托派傳統的靠一張報紙來活動的方式,在武漢不但無可能,而且無必要,更無實效,必須拋棄,應該採取新方法,走新的途徑。於是,他以新方法和自己的新的政治抱負,與王文元等人同中間勢力章伯鈞等第三黨、救國會以及何基灃等抗日軍人接觸。何部即“七七”事變時抗擊日軍的部隊,他在戰鬥中負了傷,來武漢治療。他不滿蔣介石的統治,正在探索新的出路,與陳接談後頗為投機,雙方達成一項計劃:陳獨秀派王文元、濮德志和一個姓馬的河南青年,到何的內黃師部去,王任秘書長,濮為參謀。陳給他們的指示是:到兵士群眾中進行教育工作,以造成群眾的革命環境,即在轄區內盡可能發動土地改革運動,以便使軍隊同時革命化。但是,這個情況很快被蔣介石偵知,在王等赴任前夕,蔣介石停了何的職;同時,由於王明、康生製造的陳獨秀“漢奸”事件的影響,那些中間黨派也紛紛離開了陳獨秀,雖然他們知道這是十足的誣蔑,但他們也不願得罪共產黨。

  就這樣,陳獨秀最後一次獨立開創政治局面的企圖也落空了。有天時而無人和,真是天人不合志難酬,長使英雄淚沾巾。

  恰在這時,國民黨的失敗,使日軍很快逼近武漢。陳獨秀於1938年7月,帶著幾多怨恨、失望、不滿、挫折和空前的孤寂,順長江而進入了四川。

  陳獨秀入川後,貧病交加,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傲氣不減,如他在幾首詩中所表達的那樣:

  寒夜醉成

  孤桑好勇獨撐風,亂葉顛狂舞太空。

  寒幸萬家蠶縮繭,暖偷一室雀趨叢。

  自得酒兵鏖百戰,醉鄉老子是元戎。

  縱橫談以忘形健,衰颯心因得句雄。

  該詩表達了作者一生(特別在晚年)在狂風惡浪中獨立支撐、英勇搏擊,以及在反動派壓迫與貧困生活折磨下,縱談笑傲,以酒自慰的風範。

  病中口占

  日白雲黃欲暮天,更無多剩此殘年。

  病如檐雪銷難盡,愁似池冰結愈堅。

  蘄愛力窮翻入夢,煉詩心豁猛通禪。

  鄰家藏有中山釀,乞取深卮療不眠。

  該詩反映了詩人煩憂集結,百病纏身的痛苦境遇,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曾為之奮鬥過的革命事業和並肩戰鬥的朋友同志無限眷戀的情感。

  當時他沒有職業,又離開了組織,經濟上沒有正常的收入,除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很不固定的稿費外,主要靠親友的接濟。由此可知,他生活之清苦並非一般。1942年春節前,他向著名佛學大師歐陽竟無商借字帖《武榮碑》,寫了這樣一個字條:

  貫休入蜀唯瓶鉢,臥病山中生事微。

  歲暮家家足豚鴨,老饞獨羨武榮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