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户籍改革易与难

http://www.CRNTT.com   2012-03-06 09:29:59  


 
  有此,则出现了两极:有些城市大刀阔斧“城镇化”,強推“以土地换户口”,甚至強制农民“上楼”,造成农民不满和乡村不安定。有些地方则以等待国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由,停止改革推进,维持和固化既有的社会二元结构。
 
  应当指出,虽然户籍不应与社会福利直接掛钩,但进城落户的农民理应享受城市提供的同等福利;从內地到沿海、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落户的新移民也理应获得同等对待,否则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户籍改革就失去了重大进步意义。对福利承受能力的担忧,只能说明是项改革具有极大关联性,需要更周密的部署和更大范围的改革行动。
 
  推动户籍改革应当成为更具全局意义的工作。在乡村一端,与土地制度改革相联系,应在维护农民权利的同时,推动宅基地流转和农民承包权流转改革;在财政一端,与财政体制改革相联接,应加速建立公共财政,釐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切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政府现有的财力足以支付改革成本。改革面拓宽,不是户籍改革缓进的理由,惟表明是项改革之引领地位。
 
  美国学者陈金永最近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常住人口达6.66亿人,其中约2.06亿人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及其子女虽身在城市,卻没有城市人拥有的上学、看病、住房和就业机会。这对于急于启动內需市场的中国经济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此外,在中国面临“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之时,中国经济必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熟练技术工人。解決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将有力促进他们向自身人力资本投资。这关乎中国的未来经济成长。
 
  在中国当前诸项改革挑战中,户籍改革方向明晰,分歧较小,改革方案已经酝酿多年日臻完善,改革迫切性更不言而喻。在《通知》再度激起公众热盼之后,全面的改革应当着手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