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震後一年:日本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3-12 09:12:46  


3月5日,東日本大地震主題照片展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舉行。圖為前往參觀的人們駐足觀看參展作品。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訊/“窮兵黷武的日本第一次遇到核彈,很快它就宣布無條件投降。經濟動物的日本再次遇到核能,以為可以靠高超技術將它馴服,不料核能卻透過‘天災人禍’再度逞威。三一一的衝擊是,天災嚇不倒日本,人禍則讓日本‘吃不了兜著走’。日本不懸崖勒馬即刻“脫核”,不僅核的幽靈會在扶桑三島上空漂浮,還會繼續對日本虎視眈眈。”資深報人黃彬華今天撰文“震後一年:日本的變與不變”:

  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轉眼就是一周年,一些人似乎感覺像是過眼雲煙,但千千萬萬的受害者卻依然感覺度日如年。

  今年3 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應日本政府邀請,曾派遣一個8人專家團前往重災區的宮城縣視察,對日本有關當局能夠迅速清除地震廢墟,並將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效能高度讚揚,甚至表示值得各國借鑒。

  但日本國內輿論卻有不同看法。比如3月7日的《產經新聞》社論就駁斥說:“國家並沒有盡其責任。”又說,“繁華街道的垃圾大部分是清除了,但離開了大街後卻依然是堆積如山的瓦礫,有些甚至有20公尺高。宮城三縣估計有2250萬噸瓦礫,至今能被清除的卻還不到區區的6%。”

  旁觀的外國人與當事的日本人經常有極大的感覺落差,一可能是語言的隔閡,二也許是文化的差異,而最大的可能則是外國人多從外表,甚至以外國經驗想當然而驟然下結論才會有這種現象。日本人即使面對天災人禍,他們也總是表現得如此淡定,處變不驚。在西方人眼裡,不爭先恐後、不吵架罵街,甚至不掠奪財物,已經算夠文明了,還天天排隊領取救濟品、等待分配糧食,簡直就是世界的模範公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