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中國何以可改革成清廉的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4-03 09:53:59  


 
腐敗性質超越道德想象

  嚴酷的現實是,今天中國的腐敗已經不是道德所能解釋的。腐敗是私利觀念的結果,而一定的私利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說,官員通過腐敗希望過上比別人好的生活。問題在於,現在的官員貪污的數量驚人,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上百億。不用說一輩子,幾輩子都花不完;一個人花不完,整個家庭花也都花不完。這樣的數量不是道德所能解釋的。這種腐敗是人類理性難以解釋的。所以,從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得出兩點結論。第一,道德教育沒有效果。第二,官員的腐敗已經遠遠超出道德範疇。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超越道德領域,來尋找遏制腐敗的機制。

  看法四是沒有民主化。海內外,持這種看法的人居多。這些人都是把清廉政府和民主政治聯繫起來,或者把民主政治等同於清廉政府。很簡單,經驗地看,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清廉政府都是民主政府,或者說,民主政治至少比專制政府要清廉得多。為什麼民主政治導致清廉政府?這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民主政治強調政府內部權力的分散與制衡。其中,三權分立是一種制度機制。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這是普世現象。要遏制腐敗,就要限制政府權力。其次,民主政治提倡法治。一旦官員出現腐敗現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裡當然最重要的是司法獨立,保障法律的執行。其三,民主政治是透明政治,官員必須生活在陽光下。透明政治可以預防官員的腐敗。其四,民主政治內還存在著社會對政府的制約。社會力量尤其是媒體,可以對官員產生很大的社會制約。

  如果從民主政治這個角度來看,人們可以說中國官員的腐敗是因為中國缺少民主:官員手中有太大的權力,既沒有內部分權的制約,也沒有外部社會的制約,同時中國法治不健全,大部分官員生活在修得嚴嚴實實的城堡裡面,缺少陽光。

民主並不一定等於清廉

  從理論上說,這種觀點非常具有說服力。但從經驗上看,民主政治和清廉政府之間的關係還是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的。就是說,民主政治和清廉政府這一等式,在一些社會形態下是成立的,而在另外一種狀態下並不成立。

  經驗觀察告訴人們,民主政治和清廉政府相關,但前者不能單獨決定後者。至少有其他兩個重要因素,影響民主政治能否造就清廉政府,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基本國家制度建設。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民主政治的影響是顯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的社會,政府更容易發生腐敗。舉例說,如果根據西方的主流定義,民主就是開放選舉,那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00美元的時候可以開放,人均3萬美元的時候也可以開放。但是可以肯定地說,人均3000美元的時候,比人均3萬美元的時候更容易腐敗。

  西方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大多數時間是精英民主。從政的要不是貴族(或者政治世家)要不就是資產階級(或者代理人)。這些精英階層的經濟條件本來就很好,他們從政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當然,並不是說這些精英人物就不會腐敗了。相反,西方民主化早期也很腐敗。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主政治文化的提升,政府變得比較清廉。不過,今天在大眾民主時代,西方民主在應付腐敗方面也面臨著挑戰。今天,任何人只要能夠得到足夠的選票就能得到政治權力。但對一些人來說,政治職位可能是為了養家糊口。當這個職位不能為其帶來體面的生活的時候,處於這個職位上的人就有了動機去腐敗,或者“尋租”。

  在發展中社會,民主更是和腐敗聯繫在一起。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和社會,儘管早就實現了民主化,就是說,它們符合所有民主政治定義,例如定期的選舉、制度上的權力分立、自由的媒體和社會力量的存在等等,但是腐敗仍然極其嚴重。民主政治和清廉政府的關聯,並沒有在這些社會發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些國家社會經濟本來就不發達。民主政治的發生,並不是說它們的內部因素已經具備了,而是人為引入的。不過,嚴酷的現實是,西方民主往往意味多黨制度,而政黨往往並不是像西方那樣建立在階級或者階層之上,而是建立在宗族、宗教和部落等因素之上。因為這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蛋糕並不大,民主往往意味著各黨派之間的爭搶蛋糕的政治紛爭。這種紛爭往往是非常暴力的。很顯然,既然民主演變成搶蛋糕之戰,政府官員也往往是極其腐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