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明天,中國人靠什麼養老?

http://www.CRNTT.com   2012-04-05 09:53:59  


24日,浙江台州電視台報道,台州椒江區農民黃大爺給電視台打來電話,說老伴17年前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現在一個月才能領養老金2元,真是讓人哭笑不得。(2012年3月24日台州電視台)
  中評社北京4月5日訊/“2035年中國將只有3個勞動年齡人口對應1個老人,養老金短缺將是今後各屆政府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政府對養老的投入將是‘有心無力’。”燕趙都市網日前登載學者易富賢的文章“明天,中國人靠什麼養老?”:
  
  1980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時候說,老年化現象最快也得在2020年以後才會出現,並且能夠做到老有所養。但是事實上中國在1999年就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在發達國家正在為老年化而憂心忡忡,並提出鼓勵生育的時候,一些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卻反而認為“老年化是中國的福音”、“最好早點到來”,計劃生育是“未富先老”,是開創“未富先老”到“先老後富”的捷徑。

  但是,普通民眾面對汹湧而來的老年化,缺乏那些專家的“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過夢一場”的勇氣。《新京報》“京報調查”的結果表明,70.8%的人擔心老年後生活不能自理,74.6%的人認為養老院數量和養老金太少。

  同時也可以看出,民眾對潛在的養老危機還缺乏充分認識,只有15.6%的人非常了解養老現狀,80.2%的人只略知一些。與美國85%的人選擇“居家養老”不同,北京只有49.5%的人會選擇“居家養老”。其實大多數人內心也是希望與兒女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但由於絕大多數人只有一個孩子,今後一對年輕夫婦得扶養四個(甚至更多)的老人,“居家養老”顯然是不現實的。既然長期的宣傳是“計劃生育好,政府給養老”,因此民眾將眼光投向社會,40.5%的人選擇“社區養老”,10.0%的人選擇“集中養老”。其實社會養老不過是變相的“養兒防老”,還得靠年輕一代養上一代,這是一個“擊鼓傳花”遊戲,家裡的孩子承擔不了“居家養老”,社會的孩子更加承擔不了“社區養老”和“集中養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