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醫生“臉難看”的前世今生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10:38:25  


由於醫患衝突激烈,深圳市某醫院的醫生護士一度戴鋼盔上班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訊/“‘門難進、臉難看、病難治’,是醫療行業貫穿幾十年的‘頑疾’。雖然我們社會的各種進步也推動了醫生服務態度的改善。但要改變人們頭腦中醫生‘臉難看’的印象,還任重道遠。”騰訊新聞頻道《今日話題》欄目今日登出評論文章“醫生‘臉難看’的前世今生”,詳文見後:

哈醫大殺醫案發生後,一些人沒有表達惋惜哀悼之情,反而流露幸災樂禍之意。這種情緒自然與當今的“看病難、看病貴”有關,尤其醫療行業普遍的服務態度差最讓人詬病,新聞下的“熱帖”充斥著對醫生服務態度的控訴。

  有人因此懷念起過往年代的醫患關係,特別對“赤腳醫生”的溫和體貼贊譽有加。但是在那個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醫生真的依仗對醫療資源的支配抖威風嗎?當然不是。實際上,“門難進、臉難看、病難治”,是醫療行業貫穿幾十年的“頑疾”。

  ■ 改革前,匱乏與鬥爭下的人對人是狼

  一段文革時期的求醫經歷

  一位知名的旅美作家,回憶了自己文革時帶母親看病的經歷——“儘管那醫院是全省最好的,可此時它卻變成了瘋人院,充斥著無所不在的進修赤腳醫生或是同樣無知的醫學院工農兵學員。第三天頭上,來了一個氣焰萬丈的老進……小哥哥怯怯地請教那位老進大夫這‘腰穿’究竟是怎麼回事。‘哼!你讓我怎麼講?’他從丹田里噴出超高濃度的鄙視與不屑,‘說給你聽你也聽不到,指給你看你也看不見!’‘請問大夫,’小哥哥低聲下氣地問,‘真對不起,麻煩您給解釋解釋,這個腰穿,唔,這個腰穿,究竟危險不危險?…’‘當然有危險!幹什麼事都有危險!連吃飯都會給噎死,何況是作手術!你想要我怎麼說?我又不開保險公司!’……‘你們到底是想怎麼著?是做還是不做?我可是忙得很,沒功夫陪你們耗!’眼見我們仍然沒法決定,他便轉身忿忿地走了。”

  這個時候的醫院里,真正經過正規醫學教育的醫生不多了,當向其中一位尋求幫助時——“‘滾出去!’他怒喝,一邊揮舞著拳頭:‘你們既不是病人,又沒掛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擠進來羅索不清,妨礙人家工作,破壞抓革命促生產!馬上給我出去!’他連推帶搡地把我們推出診室,把門砰的一聲摔上了。小哥哥跟我說我們可以到花園里去,從那兒再上那大夫的診室窗口那兒去哀求他。外面暴雨如注……站在爛泥里,雨水混合著淚水在臉上奔流,我們聲淚俱下地苦苦哀求那個大夫,求他行行好,發發慈悲……只差沒跪下來給他磕頭。最後,他滿臉怒意地站了起來,把窗子對著我們的臉轟然關上。我們木木地、絕望地隔著玻璃望著他,但他再沒向我們望過一眼。”

  那時候城市里誰牛氣?醫生、司機、豬肉佬……

  改革開放前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城市,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用公費醫療;企業員工有勞保;自由職業者(沒有單位的人)自費醫療。但是匱乏的醫療資源除了能夠保證一些高幹隨便使用外,一般人不是有紙面上的待遇就可以享受到。所以掌握稀缺資源的人就精貴了,當時有社會三件寶:醫生、司機、豬肉佬。這三種人,誰都想結交。

  這種情況下,還能指望醫生有什麼好態度呢?姜昆和李文華的相聲《打針》,對那時候醫生的惡劣態度有生動的刻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