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經濟築底風險敲響調節警鐘

http://www.CRNTT.com   2012-04-30 10:18:40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讯/儘管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幅度超預期,但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文波等多部委人士認為經濟已築底,並對經濟運行趨勢判斷:一季度經濟築底,接下來將平穩小幅回升。

  中國經濟網刊登時評人王振峰文章認為,對經濟周期的峰穀確定不能草率行事,與其認為經濟已築底,不妨說成中國經濟正在接近築底,但時候未到。

  判別經濟是否已築底,用發電量和工業庫存兩個方面來考察可能更合適一些。

  中經電力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2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為10880.7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7.1%,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而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9個百分點,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4.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電力供需雖然總體平衡,但還是受到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而出現明顯回落。

  工業庫存方面,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了。我國鋼鐵業目前的實際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與市場能夠消化的存在很大差異,再加上受房地產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影響,鋼鐵業的“去庫存化”壓力特別大。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見底為時不遠。

  文章表示,“去庫存化”是與“去產能化”存在很大關聯。今年是轉型年,調結構、轉方式是經濟工作的重點,投資政策、貨幣政策都會充分考慮結構性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當下,外部形勢波折起伏,國際金融危機離掛上“休止符”的那天恐怕還很遠。我們的對外出口壓力依然不小,庫存消化的過程絕非一輟而就,難免導致經濟回升進程破折反覆,未來經濟“V”型反轉的可能性較小,L型運行軌跡倒是更有可能。

  今後的運行態勢是“可能還會往下,之後再往上走”的底部震蕩,還是部委人士所認為的“平穩小幅回升”呢?如果讓其平穩回升,則有賴於國家宏觀調控的精准度和妥適度,特別是政策的預見性把握。

  此外,保增長促轉型必須緊緊依靠改革,我們應該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支持,於擴大市場、增加就業。事關民生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當然,切勿再走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這條老路數了。而且,外需不振,內需必然成為拉動經濟企穩上升的重要動力,當然,拉動內需,減緩經濟下行壓力也是值得注意的。

  文章最後說,我們應在經濟增長、就業、物價、資源上來權衡發展。過多的“放鬆”政策可能不妥,與今年經濟發展的“總基調”也不相稱。中國經濟在底部運行,未來將如何爬坡,用多少氣力,走怎麼樣的軌跡,都將考驗著我們調節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