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論文博士”是大學之恥

http://www.CRNTT.com   2012-05-07 12:11:09  


 
“論文博士”別淪為鍍金學歷

  2012年05月04日11:20 渤海早報

  “論文博士”是個什麼博士?或許不少人沒聽說過。由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生王進文一條“山東國土資源廳一把手正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讀博士,但從未見其上課”的實名微博,讓很多人從此知道了“論文博士”這個名詞。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廖瑩證實,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顔確實是該院在讀博士生,但他並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論文博士”,跟一般的全日制博士生不同,可以不上課。(據5月3日《新京報》報道)

  據悉,“論文博士”是國外較通行的一種學位授予方法,相對於全日制課程博士來說,論文博士在入學考試和日常上課等方面的要求較為寬鬆。但畢業論文水平也要達到同樣標準,並通過論文答辯後方能拿到學位。由於要求寬鬆,就讀時間長,因此“論文博士”非常受已參加工作的人青睞。在這種大背景下,該官員或許出於工作繁忙,但又感到自身需要“充電”以提高自身素養,提高實際工作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因而攻讀“論文博士”,似乎也並無不可。

  但是,為何輿論對官員讀博士不上課反應如此強烈?很大程度上人們是對官員攻讀學位和大學精神等方面的質疑。當今社會,雖說是個重能力的時代,但學歷仍然是很重要的通行證,尤其是在官場當中。官員職務升遷,學歷是很重要的一道坎兒。許多官員由於自身學歷水平所限,雖然其他方面都合格,但仍然無法升遷。這種情況催生了官員提升學歷的盛行。

  官員提高自身學歷、提升自身素質本來是好事,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學歷的獲得過程太容易,繳納學費之後,也不用聽課,不用考核,領了教材之後,回去仍舊上班,到時候搞出一篇論文,通過答辯即可。至於論文,獲取的途徑多種多樣,自己完成的,部下代筆的,花錢購買的,不一而足。這類學歷就帶有很大的水分,官員在職攻讀學歷的過程,也就變成為職務升遷而鍍金的私利行為。

  近日,在一場名為“理想大學”的研討會上,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指出“北大清華再爭狀元就沒有希望”,北大教授錢理群指出,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都與理想大學背道而馳。不止如此,大學要保持底線,不能降低學術水準和要求,而成為一些培訓機構,這樣的大學,離真正一流的大學尚有一段距離。真正大學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培養真正致力於學術研究的人;那些為了鍍金而獲取學歷的人,可以交給社會來培訓。

  豪華大樓五星級酒店的大學不是理想大學,給官員學歷“鍍金”、培養不用上課的“論文博士”的大學不是理想大學。理想大學要摒棄功利化等短視行為,遠離銅臭腐蝕,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著眼於培養擔當社會發展的人才。大學要勇於社會擔當,摒棄世俗化功利化短視化的陷阱,在心懷悲憫精神的社會實踐中擔當大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