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回看房產稅:要害在實施細則有多少針對性

http://www.CRNTT.com   2012-05-20 10:27:09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房產稅在上海、重慶試點後沉寂了近一年後近來風聲再起。據報,國務院已明確年內擴大房產稅試點,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表示:“要穩步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研究制定房產保有、交易環節稅收改革方案。”表述傳遞的新信息是,房產稅不僅覆蓋新增商品住房,而且還針對存量住房。

  從房產稅在上海、重慶試點效果看,並不理想,對房價並未有多少遏製作用,更多的只是心理層面的影響。去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重慶應稅住房為8791套,建築面積215.1萬平方米,徵收率90%以上,已徵收總額約1億,而去年重慶財政收入超過2900億元。房產稅對重慶財政收入的貢獻微不足道。去年重慶主城高檔住房交易價格下降了6.9個百分點。對於重慶這樣住房價格一直比較穩定的城市來說,房產稅的功效看上去確實很有限。

  上海證券報發表媒體評論人李飛文章表示,實施房產稅,我們首先要明白推出這個稅種主要目的是什麼,並不是為了給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而是作為擠壓房地產泡沫的一種經濟手段。現在實施效果不太明顯,主要原因還是在執行時避重就輕,力度不夠。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近10年的泡沫式膨脹,已造就了一大批“房產階級”,他們的個人和家庭擁有的住房大大超過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擁有多套住房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投機或投資。房地產市場因此已畸形、蛻變成利益輸送工具,先富不是帶動後富,而是剝奪後富,後果當然不會是共富,而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近些年貧富差距過大且一直難以緩解,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歷史上,其他國家也有過房地產大投機現象,但結果告訴我們,一旦房地產作為瘋狂投機投資的工具,其後果將是相當嚴重。房產稅本來是個抑制房價泡沫的好工具,沒收到良效,就是因為力度不夠,這就好比一把剁骨刀,刀是把好刀,很鋒利,但如果力度不夠,硬骨頭是砍不掉的。一項制度起不起作用,除了制度設計以外,關鍵還是在於執行力度。這就好比改革,措施很重要,敢不敢碰硬更為重要。現在房產階級已形成利益集團,如果新制度對住房保有量不征,不僅對新購房者不公平,而且也會令效果大打折扣,收不到什麼成效也是情理中事。

  中國房價高,並不是因為住房太少,而是因為在扭曲的市場機制配置作用下,住房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市場是只講效益的,配置缺乏公平只能由政府調節,而政府在這之前做得並不夠。有人估算過,2010年,中國城市住房總量約為170億平方米,誤差區間為上下各10%。中國商品房空置率較高。據媒體報道,一線城市為40%,其他二三線一般略低,住房空置率在25%至30%之間,近兩年由於限購限貸對有多套住房的人沒什麼影響,所以空置率基本沒什麼變化。保守估計,若空置率在25%左右,以中國人均住房面積28至30平方米推斷,2010年的空置房,或可供1.5億國人居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