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電視“八大怪”

http://www.CRNTT.com   2012-05-28 15:00:14  


 
明星出位才招愛

  從電視中走出的明星可謂不少,嘉賓、專家、主持每個行當都有。而近些年來,在電視中的人物如走馬燈,想要爭個臉熟,就得出新出奇,像老一輩那樣踏踏實實憑能力出頭的已經不多見了。

  前兩日,記者在江蘇衛視上看到一檔主持人評選節目,其中邀請了三位評審,倪萍、郭德綱、包小柏,倪萍作為央視前主持人當之無愧;郭德綱作為當下主持界新寵也能勉強接受。而包小柏雖然參加多次選秀節目,以點評犀利著稱,但歌手出身的他是否合適擔當主持人評委?

  為了節目的可看性,主辦方當然會選擇一些能抓眼球的評委,包小柏恰巧符合這一點。中國當然不乏優秀主持人,但能在舞台上應對自如,憑口才就獲得觀眾喜愛的並不多。

  在“評委界”中,如此“出眾”的評委還有愛戴花兒的楊二車娜姆,點評同樣犀利的柯以敏,這都是選秀節目的“寵兒”,如果評委能鬧出個“退出”風波那是再好不過的,炒了自己也炒了節目。
 
晚會成堆名目怪

  從性價比上來說,晚會應該是最低的節目類型。一台晚會,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但是一般播出時間也就一兩個小時,相比可以重複播出的影視劇和成本較低的電視欄目,晚會太昂貴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外的電視中較少有晚會這種形式,即使像奧斯卡頒獎這種全球收視率很高盈利可觀的節目,其現場歌舞布景等也都控制得比較緊凑。

  但是中國人的文化和生活特點,使得電視晚會有了自己的沃土。中國觀眾對晚會的喜愛,就像外國人喜歡開party一樣,晚會上喜慶、熱鬧、大團圓的氣氛很符合中國人的氣場。

  “晚會”動靜最大的當數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之際。早年間,只有央視一家在做,也僅僅是做一台晚會,而近些年各個衛視乃至城市頻道也紛紛來分一杯羹。一台晚會嫌不夠,還要細分,按行業分,按年齡分,按部門分,好像哪一個部分沒照顧到都不行。

  央視作為一個國家級電視台,在春節等這樣重要的節日舉辦一些晚會當然是必要的,但這是否代表著,所有的地方台,無論有沒有實力都要來一台甚至一系列晚會呢?不說別的,就單論服裝來說,晚會上那些炫目的衣服一般都是用一次就入庫了。我們現在富裕到這樣的地步了嗎?

  再退一步,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一年也就鋪張這一回,可眼下的情況是,是個節,甚至是個說得出的日子口,就會有各種名目的晚會出現。

  記者曾經在網絡上搜索各地電視台的節目內容,其中晚會的數量和名目讓人吃驚,而想查這些晚會的投入產出比,更無從下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