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弘揚儒商文化,別抱著廢物當塊寶

http://www.CRNTT.com   2012-05-30 11:26:57  


 
  四、呼喚儒商文化實質上是否定法治

  重視關係還助長貪污腐敗,東南亞地區有70%的被調查者稱企業容易受腐敗侵害

  在中國這樣的轉型國家,由於市場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商人要按正式的程序走完,需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比如在中國完成公司的注册,要去十幾個政府部門審批蓋章。在許多商人看來,與其走正常的程序慢慢等待,不如通過關係的渠道付給相關官員的賄賂來得劃算。這不但實用有效,而且符合講關係的儒商文化。深受儒家思想浸潤的東南亞國家,腐敗程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經濟學人》雜誌2011年的調查顯示,東南亞地區被調查企業中腐敗和賄賂行為的發生比率高於調查平均值18.9%,有70%的被調查者稱其所在企業非常容易或比較容易受腐敗的侵害,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地區。

  不受約束的權力對經濟高度管制,商人托關係行事既方便又實用

  這種官商勾結的結果不但是儒商文化的現實反應,更是制度安排的使然。在當今中國,政府對經濟的高度管制,越是利潤高的行業管制越嚴重,進入的門檻越高,比如房地產、金融等行業。以房地產行業為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土地資源是國有的,要拿到批地,企業家不得不和各種政府部門打交道,要通過各種繁瑣的批文手續。而不受約束的權力之手,可以大行其道的繞過條條框框,直接給企業家以方便。

  糟糕制度下,賺錢就必須損害社會利益,靠儒商文化難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呼籲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而儒商文化強調先義後利、以義取利,靠儒商文化可以解決企業家社會責任感的問題。然而,在一個健全的市場制度下,企業追求利潤和承擔社會責任之間並不矛盾,而是基本一致的。在一個接近完美的制度下,賺錢幾乎等同於對社會作貢獻;而在一個很糟糕的制度下,賺錢就必須損害社會利益。顯然,糟糕的制度才是企業家社會責任感出問題的原因,儒商文化並非解決之道。

  結 語:儒商文化中對現實有意義的部分,早已被現代商業倫理所包含,弘揚儒商文化還不如強調遵紀守法。至於有些人熱衷強調與現代商業格格不入的儒家特色,不過是貪便宜、走捷徑的別有用心罷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