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孟母三遷的另一種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2-06-07 14:13:38  


現代版孟母三遷
  中評社北京6月5日訊/“孟母三遷,‘遷’字固然重要,‘三’字也不可忽視……數次搬遷,使孟子有機會接觸了解社會各階層,有機會學習民間多種技藝,這才是孟子成才的奧秘所在。丁啟陣撰文”孟母三遷的另一種啟示“: 

  儒家學派位列第二的宗師,亞聖孟子孟軻,其母為了他能學好,向上,在他兒時曾數次搬家,擇鄰而居。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見於西漢著名《詩經》學者韓嬰的《韓詩外傳》和著名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列女傳》等文獻中。後來,東漢著名歷史學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寫過《孟母頌》,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妹妹左棻寫過《孟母贊》,南宋時期出現的童蒙課本《三字經》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等句子。總而言之,在我國,孟母三遷的故事,歷代傳播不輟,已經達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

  故事一樣,但各種文獻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其中有一種《列女傳.母儀》的版本如下:“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衒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複徙,舍學宮之傍。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大致意思是,孟子家原本鄰近陵墓。少年孟子便在墓園裡玩耍,學人家哭喪的樣子。孟母認為這個地方不利於兒子的成長,於是將家搬到一處市場的旁邊。不料,孟子又學起了商賈那一套自賣自誇的本事。孟母認為這個地方也不利於兒子的成長,於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學堂的旁邊。這一回,孟子的游玩項目就變成了模仿儒生扮演祭祀、社交禮儀。這一下,孟母滿意了,認為這個地方有利於兒子的成長,於是定居下來。後來,孟子進了學堂,接受了儒家“六藝”( 禮、樂、射、禦、書、數)教育,終於成為名聲赫赫的一代大儒。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