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搞壟斷數據失信,測空氣人人有份

http://www.CRNTT.com   2012-06-06 11:12:56  


 
  四、排斥民間數據實際是行政強權把持的統計壟斷

  如同所有不受約束和競爭的權力一樣,對數據的行政壟斷將導致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嚴重的統計造假和統計腐敗

  環保部拒絕駐外使館在華監測空氣數據的背後,其實源於官方長期大包大攬怕出事的思維,他們的擔心在於未經政府確認的隨意發布的數據會嚴重擾亂經濟社會活動的正常秩序。這種思維表面上看是“為民著想”本質上就是赤裸裸的壟斷。同一天的天氣有多個不同數據究竟能如何製造混亂呢,民眾當然是根據生活經驗和切身感受相信最貼近的信息源,而信任和權威也是在這樣的相互比較和選擇中積累的。政府部門內部的考核、分析、決策之類,完全可以要求以政府統計部門的數據為准。但政府沒有權力禁止其他社會團體發布數據,更不得強令民間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也必須依賴統計局提供的數據。

  監測空氣這件事上也是同理,政府的統計部門花了納稅人的錢去做數據調查和統計,那是它的本職工作。它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自身數據的準確性,而不是用行政力量禁止其他社會組織自己花費成本去同它競爭。規定除政府統計部門以外的民間團體不得發布事關國民經濟的數據,究其性質差不多等同於禁止老百姓私下里捐助行善、幫助弱者,而只能把打算捐助的錢統一上交給中國紅十字會,讓後者去包攬一切助人施惠的善事。


  結 語:PM2.5引發的風暴中,民眾大多數更願意相信美國大使館,而不是他們納稅供養的政府環境檢測部門。這已殘酷證明了靠權力維持的“一言堂”贏不來信任,更別提服務民眾。開放不同的監測渠道及數據明明是眼下最務實的自救方案,但環保部卻一再傲慢拒絕。

  (來源:網易新聞《另一面》2012年6月6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