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優化政策組合 主動創造外需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03 07:50:48  


 
  此外,要加快中國資本“走出去”步伐,加大對歐美投資力度。在中國出口和利用外資大幅下滑的同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卻逆勢上揚。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受原材料、勞動力價格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的影響,國內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走出去”內生動力逐步增強。另一方面,危機也使得海外資產收購變得更加可行。例如,由於希臘政府迫於償債壓力而大量出售國有資產,中國企業正借此之際瞄准希臘港口、電訊、銀行服務、汽車產業、鐵路設備、房地產、啤酒廠、電子工業、服裝和玻璃儀器等多項領域。數據也顯示,中國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流程、技術、知識產權和品牌,消費品和工業品行業的海外併購交易也在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對美投資也出現快速增長勢頭。近日,中美雙方簽署了42項合作協議,簽約合同金額共計約34億美元,這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對美投資。事實上,時移勢易,全球及美國經濟的變化已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吸引外資。

  近一段時期,“投資美國”正在成為美國社會走俏的熱詞,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實業投資及其帶來的新的生產能力來實現經濟走出困境,並分享全球資本帶來的盛宴。當前,全球資本格局正在發生重大改變:過去直接投資主要是從發達經濟體流向新興經濟體,但未來新興經濟體對外投資額將出現爆發式增長,開始流向發達經濟體,對於中國來講,這是一次角色轉變的重大機遇。

  文章指出,未來,國家需要不斷完善對外投資的政策、法規,實現對外投資的便利化;通過與投資目標國達成雙邊投資保護協議,保障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海外利益;推動建立海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構建安全高效的平台。也可以借鑒國外經驗,設立特別基金,例如英聯邦開發公司、德意志開發公司、丹麥工業化基金、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日本海外經濟合作基金、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損失準備金制度”等,幫助企業提高海外融資的便利性。

  事實上,“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雙重矛盾常態化的背景下,通過戰略調整和結構優化,積極主動地創造外需不失為一種良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