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穩增長”需要新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08:40:20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訊/猶如奧運會四年一個輪回,國家統計局上周末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讓國人有仿佛回到了2008年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所面臨的那種困難情景: 經濟增速又落到8%以下。如果從2009年四季度算起,中國經濟增速已經歷了十一個季度的下行,創下1992年以來季度同比增速回調時間最長的記錄。同時,原油、煤炭、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CPI、PPI漲幅連續下行;發電量增速為零;工業增加值增幅為9.5%,與2008年10月相若。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2008年12月相比,分別低5.5、5.3個百分點。

  國際經濟形勢更是一片荊棘,復甦乏力,經濟蕭條正四處蔓延。“全球經濟同一涼熱”,與2008年底有得一比,只不過那時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而今年則是歐債危機惡化速度超出外界預期。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經濟學會理事劉滿平文章表示,於是,“穩增長”正日益成為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經濟發達體面臨的第一要務。出台刺激性方案、實行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越來越成為大概率事件。

  國際方面,在6月底歐盟峰會上通過的“增長與就業契約”,核心內容是價值1200億歐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7月5日歐洲央行宣布將主導利率從1%下調25個基點至0.75%,達到歐元創立以來的最低水平,還將隔夜存款利率下調至零。當日英國央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但擴大寬鬆規模500億英鎊,至3750億英鎊。7月12日巴西、韓國也相繼降息50個基點與25個基點,日本雖未降息,但擴大金融資產購買規模5萬億日元至總規模45萬億日元(約合5640億美元)。美聯儲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大門”隨時可能開啟。

  在國內,早在去年11月國務院領導就認識到了“穩增長”的逼迫性,開始“微調”之前過緊的宏觀調控政策,但真正顯示中國宏觀調控主基調轉向的,還是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的連續兩次降息。可以預計,以此為界線,放鬆貨幣,加大投資,刺激消費等2008年為救市而採取的部分措施,會再度浮出水面。

  文章認為,雖然今天我們面臨的經濟環境和採取的“穩增長”的手段措施與2008年有些類似,但此一時彼一時,我們斷不能穿舊鞋走老路,必須吸取上次救市政策中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為此,提出如下三點意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