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走進神秘山巔鄰國不丹

http://www.CRNTT.com   2012-07-20 08:05:50  


 
  潛意識融合:與中國的文化和經濟聯繫

  不丹與中國歷史聯繫悠久,公元7世紀起就是吐蕃王朝屬地,直到清朝時才獨立出去。因此,不丹在語言、風俗和文化上與中國西藏地區及其相近。不丹人民歷來以大米和紙換取中國西藏地區的羊毛和食鹽。在東面,中國藏南地區的達旺也是不丹和西藏重要的貿易線路。直至1960年發生藏民流入事件之後,不丹才封閉了與中國的邊界,不丹與中國西藏地區由來已久的過境貿易也遂告停止。

  上世紀70年代後,出於減輕在外交上對印度“過分依賴”的考慮,不丹重啟了與中國的友好交往進程。1971年,不丹投票贊成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9年起,兩國領導人每年均互致國慶賀電。在涉台、涉藏等重大問題上,不丹也一貫在國際上堅定支持中方立場。

  隨著中不兩國不同層面交往的增多,以及同時期中印關係的改善,1981年,不丹建議雙方在合適的時候就勘定中不邊界進行談判。1984年, 中不雙方正式啟動邊界問題部長級磋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不關係上具有分水嶺性質的事件,因為在 20世紀 70年代以前,中不邊界問題是被納入中印邊界談判範圍內的。

  1998年,中不兩國在第12輪邊界會談期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府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這是兩國第一個政府間協定。從1984年至2010年,中不邊界談判 (副部長級)已進行了十九輪,兩國邊界基本維持了穩定和安寧,雙方也就邊界問題取得了不少共識,但至今,兩國邊界問題仍未徹底解決,其中“印度因素”仍是最重要的制肘。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和不丹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關係進一步發展,多邊場合成為兩國互動的重要渠道。在第59屆聯大、第60屆聯大及2005年“亞洲合作對話”外長會議期間,中國外長會見了不丹外交大臣坎杜.旺楚克;2008年,中國駐印度大使出席了不丹第五世國王吉格梅.凱薩爾.旺楚克的加冕典禮;2010年第十六屆南盟峰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分別會見了不丹第四世、第五世國王和首相。

  在雙邊層面,2000年和2004年,中不兩國政府分別就不丹王國在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保留名譽領事以換文形式達成了協議。在每屆北京舉行的中不邊界問題會談期間,中國國家領導人總要與不方代表進行友好真誠的會談。

  在文化、教育等其他領域的交往上,中不兩國間更呈現出強烈的“民間先行”特征。2005年,中國藝術團首次赴不丹演出並獲成功。2011年,不丹公主德禪.旺姆.旺楚克赴西藏自治區朝佛。

  作為中國14個陸上鄰國中惟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早日與中國劃定兩國邊界,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乃是大勢所趨。我們期待兩國人民的智慧能促進建交和邊界問題的同步解決,期待兩國關係早日邁上新台階。
  
  作者:楊曉萍 2012-7-19 10:18:21 來源:《世界知識》2012年第14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