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剩女為什麼不怕“剩”?

http://www.CRNTT.com   2012-07-29 09:24:36  


 
  日本法律中沒有對同居男性的義務加以法律約束,如若厭倦這種生活,可以選擇離開,沒有任何法律成本,簡單易行。進可步入婚姻的殿堂,退可分道揚鑣,繼續尋覓屬於自己的生活。在現代社會,結婚可以避免,同居似乎難免。

  日本年輕人熱衷同居,對婚姻興趣不大。主觀上,日本新一代們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他們不再甘願當做日本社會的“螺絲釘”,他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近年來,日本的“草食族”、“草莓族”、“啃老族”等,層出不窮,社會價值觀正經歷變遷。

  日本年輕人更務實,他們很少像父輩那樣,為了肩負所謂的責任,甘願自我犧牲。同居後,體會到了婚姻的現實感,婚姻生活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是個充滿魅力的未知世界,選擇分手亦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婚姻、對家庭的責任感淡薄。

  客觀上講,日本年輕人沒有中國年輕人那樣,有一種“結婚買房,傾家蕩產”的雄心。但,日本年輕人亦難以支撐起高昂的結婚費用。2009年日本新人結婚的整體消費平均為433萬日元,其中198萬日元來自家長和親朋好友的“贊助”。

  即使經濟條件不寬裕的日本父母,也會省吃儉用地積攢下一筆錢,給孩子在結婚的時候使用,然後叮囑孩子,“這是我們讓你‘宰’的最後一刀了。”日本的經濟形勢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結婚成本的過高,讓日本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綜上可見,同居是一個成本低廉、能夠解決身心疲憊、慰藉孤寂心靈的,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作者:侯金亮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2012-07-2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