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十八大與中國的改革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09:41:49  


 
利益集團意志強大

  但現在局面則不一樣了。社會沒有改革共識,而體制內既得利益則根據自身的利益而進行各種“改革”。社會越沒有改革共識,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意志就越強大。結果怎樣呢?強勢社會群體越來越強,而弱勢群體則越來越弱。很多年來,儘管執政黨高層也在主張改革,但實際上很多改革都是官僚階層主導。官僚本來是執行者,現在則成為了政策制定者。如果考察一下產業、教育、住房、醫療和社會保障等等領域所進行的“改革”,人們不難發現這一點。很多美其名為“改革”的政策,都是各個官僚階層或者既得利益,為了追求私利而形成的特殊政策,而絕非為了社會整體利益的真正的改革。

  中國面臨的官僚綁架政府改革的情形和日本有點類同。多年來,日本改革難以進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執政黨沒有實質性的決策權,大權落到了本來僅僅是政策執行者的官僚手中。因此,日本政治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決策權和政策實施權的分離。當然,中國的情況比日本的更甚,因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各種經濟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國有企業為一體。政經一體化更增加了改革的難度。

  在改革不動的同時,社會各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積累得越來越多,整體社會利益就愈遭損害。也同樣重要的是,從歷史上看,既得利益只會追求眼前短期利益,很難看得到自己長遠利益。很顯然,無論是社會整體利益的獲得,還是對國家長遠利益的追求,都需要經過改革。

如何推進改革已經成為中國的改革難題。要回到1980年代的社會共識已經很難。中國社會的利益已經高度分化。各階層除了追求自己狹隘和短期利益之外,很難超越自身的利益,看到社會整體利益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同時,除非再次發生革命,中國也很難再次出現類似毛澤東和鄧小平那樣的政治強人。民粹主義式的政治人物會不時出現,但絕非政治強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進行改革,近年來各方所討論的“頂層設計”變得非常重要。

  頂層設計當然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討論,但在中國現有的政治體制內,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頂頂層設計”問題,也就是頂層的權力結構問題。和其他政治制度比較,中國政治制度有其自身的優勢(另文論述),但也存在著致命的弱點。簡單地說,中國政治體制表現出過多的內部多元主義,過少的外部多元主義。也就是說,在體制內部權力過於分散,而對體制外,權力則過於集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