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好聲音 一本生意經

http://www.CRNTT.com   2012-08-02 14:12:26  


 
  在《中國好聲音》一夕爆紅之前,上一波由中國電視引發的全民聽唱追星熱潮,要追溯到7年前。2004年第一屆《超級女聲》紅遍中國。此後數年,神州大地皆選秀,為奪收視,低級手段層出不窮。2011年9月,湖南衛視宣布停辦2012年《快樂女聲》,當年10月,廣電總局再度下發“限娛令”,硬性規定“全國衛視選秀節目一年加起來總量不超過10檔,類型不得重複”,音樂選秀熱度驟降。

  對此依依不舍的各大衛視,領會完精神,調整好定位,重新出發,再度厮殺。《中國好聲音》事前無甚波瀾,播出前一個月,確定了超強“導師陣容”的它,在2012年度十大歌曲類選秀節目網絡人氣總指數中僅排名第四,還不到排名第一的《天籟之聲》的1/6(據中傳艾利艾網絡影響力評估有限公司統計數據,6月8日至6月14日)。《中國好聲音》首集播出收視率,只是還算不錯的1.5,但“激動得難以入睡”的網友們讓《中國好聲音》迅速占據了微博實時熱詞排行榜第一名,其選手演唱視頻迅速蔓延,並隨即湧出兩股同樣浩大的質疑與追捧之聲,媒體跟進後,拉抬起《中國好聲音》第二集人氣,於是誕生了接近2.8的首播收視率,創下2012年截至目前音樂類節目的最高峰。

  在音樂類選秀節目幾乎走到絕境,《中國好聲音》的突然爆紅,算不算一個偶然?遙遙領先於其他“音樂選秀2.0版”節目,如果拂去表面的光華與紛爭,便會發現它成功背後的道理,以及它的“生意經”的意義。

來自“體制外”的製作

  西方人吃到了好吃的大餐,總不能免俗地要和大廚見見面。中國人吃到了不錯的菜,也想問問廚師是怎麼個做法。《中國好聲音》的播出平台是浙江衛視,但它的主廚另有其人,叫做“燦星製作”。

  “燦星製作”的榮譽墻上,除了最新的《中國好聲音》外,幾乎都是屬於東方衛視的節目。《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華語音樂榜中榜》,這些響當當的綜藝秀就出自這個原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團隊之手。為何集體跳槽到原星空衛視的“燦星製作”,又將紅火的《中國好聲音》拱手讓給浙江衛視?網絡上出現不少疑問。

  要捋清燦星製作的根源,對一個非業內人士來講不太容易。現在的燦星製作總裁由田明兼任,他1992年加入剛成立的上海東方電視台,一路做到東方衛視總監,後成為SMG副總裁。2010年,CMC(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美國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戰略併購星空衛視的電視業務,成立星空華文傳媒公司,於2011年任命田明為總裁。值得一提的是,CMC的兩大股東之一,就是SMG。

  簡單地說,SMG投資CMC,CMC控股星空,星空下轄燦星製作。田明執掌星空華文後,原SMG製作團隊的部分核心人物填充進入當時已無製作力的燦星,從“體制內”走向了“體制外”,繼續為東方衛視打造《中國達人秀》和《舞林大會》,也釀出了《中國好聲音》在浙江衛視上播出。

  “和過往的區別主要是,在體制外的運作模式裡,能規避一些體制內消耗時間與精力的事情,譬如太多的會議。現在有專人負責事務性工作,我們只要專心致志地做節目就可以了。”深夜開會到11點後,星空傳媒(中國)製作總監、燦星製作製作總監、《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給時代周報記者打回電話。

  在“體制外”輕鬆上陣屢創佳績的燦星製作,所贏得的利潤與口碑,都將回流。“燦星製作的成功,其實也是SMG的成功。”陸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