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好聲音 一本生意經

http://www.CRNTT.com   2012-08-02 14:12:26  


 
背後的一盤棋

  《中國好聲音》第二集接近2.8的收視率,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功。雖然種類不同,但和江蘇衛視王牌節目《非誠勿擾》長期保持的4點以上的收視率相比,《中國好聲音》還只是展開了第一步。

  根據燦星和浙江衛視的計劃,《中國好聲音》只要反響好,將一季一季地持續做下去,這樣會有越來越多的真正的好聲音加入進來。對於這一點,製作方頗有信心。陸偉說:“田總說了一句話,《中國好聲音》唯一要考慮的是,是否能夠超越自己。”他所指的“自己”,是他們製作的《中國達人秀》總決賽曾經達到的全國收視率5.7的紀錄。

  從“達人秀”到“好聲音”,燦星好似進入了一種模式:購買國際當紅節目版權,精妙學習,地道製作,推出便紅。有人問:“什麼時候能夠原創呢?”

  “我們必須承認中國電視行業的製作水準跟英美等發達國家有差距,差距還不小。每個做電視的人都希望能拿出好的原創的節目,還能文化輸出到國外。但這是理想化的狀態。目前來講我們需要的是學習,不能盲目地創新。每一次購買模式我們都學到了一些先進的經驗、運作的方法,這對於我們視野的提升、與國際接軌的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陸偉用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來形容:“英美電視製作行業發展了100多年,從‘達人秀’到‘好聲音’我們用了3年。如果我們可以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來完成這一個過程,我認為是值得的。通過學習,少走彎路。”

  在模仿階段,陸偉認為燦星做得不錯:“至少得到了The Voice90%以上的神韵。我個人覺得跟原版的差距在於現場觀眾和學員本身的表現力上。中國人天生就情感內斂,不像老外被導師選中時會手舞足蹈,唱歌時表情豐富,攝影機一下子可以捕捉到。場上的觀眾也非常重要,老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這場音樂,觀眾會跟著選手一塊搖擺,好像在參加一個音樂派對。中國觀眾情感外放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陸偉說他們從未停止過創新的念頭,《中國達人秀》團隊每年都會送一批人到英國去學習如何創新節目。“他們不是一堆人開會搞頭腦風暴,而是有著嚴格的分工和流程”,陸偉稍帶自豪地說—他的團隊全部都去學過。“我們先把一整套的比較先進的電視創意模式、電視製作模式學會之後,再來進行創新,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我們非常看好燦星製作未來發展的前景”,陸偉還描繪了燦星發展的路線圖,“從長遠來看,美國新聞集團的背景會使得它在國際媒體上比較被關注,在國內又是最頂級的製作團隊之一,有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國內發展好了會嘗試上市,之後我們再去開拓國際市場。除了綜藝節目,我們還希望製作一些影視劇,或者翻拍星空擁有版權的香港黃金年代的電影,或者跟日本、韓國這些電視劇生產大國談創意談合作。這是一個長遠發展的計劃,我們願意把視野從國內衛視平台的競爭,放眼跟國際製作公司、制片方進行交流。文化輸出,對於一個傳媒人來講,這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2012-07-26 01:35:31 記者 謝培 實習生 李寶甜 發自北京

  (《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製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源於荷蘭節目《The Voice of Holland》,於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衛視播出。中國好聲音是中國電視歷史上真正意義的首次制播分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