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加快金融改革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08-10 11:57:43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王宇(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訊/“中國需要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就是此時加快中國金融改革的意義。”最新一期《新世紀》周刊(出版日期 2012年8月6日)登載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研究員王宇的評論文章“加快金融改革的意義”,詳細內容如下:

  最近中國貨幣政策正在迅速調整。去年年底以來,幾乎所有的貨幣政策工具都進行了“穩增長”操作。與此同時,中國金融改革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市場化改革和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等都取得進展。後者的意義更重大、更深遠。
 
  1996年,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正式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順序為:先放開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再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最後放開金融機構存款利率。
 
  1999年9月,中國基本實現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200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了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對貸款利率實行下限管理,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2004 年10 月,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了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的下限管制,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展情況是: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的目標基本實現,“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
 
  最近,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人民銀行在連續降息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存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2012年6月,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至基準利率1.1倍,將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將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至基準利率的0.7倍。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市場已經在人民幣利率的形成和變動中更多地發揮作用。
 
  在匯率市場化改革方面,1994年,中國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正式啟動,此後,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四次較大調整。
 
  1994年4月1日,中國第一次匯改,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規定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為0.3%。
 
  2005年7月21日,中國第二次匯改,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以籃子匯率為參考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規定將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從0.3%擴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重啟匯改,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