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文字遊戲興起:有話就不好好說

http://www.CRNTT.com   2012-08-16 14:49:21  


新周刊第377期封面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訊/這個時代發生了什麼?這個時代的人們在想什麼?怎麼想?關注這個時代的文字遊戲,可窺一斑而知全豹。廣東新周刊昨天登載文章“媒體析文字遊戲興起:有話就不好好說”:

  我們時代的文字遊戲

  口活兒

  語言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下更成了確認身份和趣味的個人標簽。

  每天,名人和嘉賓在電視上秀口才,網民在社交媒體上拼文字遊戲;政府宣傳部門努力讓精心擬就的標語和政策被記住被傳播,廣告商絞盡腦汁地把商品和句子掛起鈎來;各大會議和論壇上的角色想讓演講獲得滿堂彩,出版業一直在尋找文字有暢銷體質的作家和寫手。

  沒有個性的電視主持人不被記住,沒有風格的文字不被引用、沒有特點的微博不被轉發、沒有共鳴的表達方式無效。我們時代的語言和文字,已跳脫了說文解字的窠臼,更追求話外音、言外之意、遊戲精神、表達的機趣和個性。

  在語言和文字遊戲的背後,是思維方式的差異,更是趣味多元、共識分裂的世界;而文字遊戲僅是差異化世界比較容易的一個出口。在有禁忌與風格化的語言叢林裡,人們自行摸索出無數小徑,踏成通途,揚長而去。

  我們總結了當代文字遊戲的26大流派,做了《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未收入的現代漢語網絡詞典補白,並撈出了24位活躍在公共平台上的口活兒達人。這個時代發生了什麼,這個時代的人們在想什麼、怎麼想,關注這個時代的文字遊戲,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眾聲喧嘩,看誰口活兒好。

  演繹現實需要技巧

  有話就不好好說

  文字遊戲是人人皆可參與的全民活動,它就像當下社會的掛鈎和釘子,用來懸掛商品、情緒和觀點。

  文/孫琳琳

  當代社會有多複雜,當代人對社會的演繹就有多精彩。改變現實需要勇氣和智慧,演繹現實同樣需要技巧和智慧。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全部認知,可以灌注在文學作品裡,社交媒體上,以及口口相傳的文字遊戲裡。

  經歷過“百家講壇”掀起的歷史熱(《新周刊》238期《人人都拿歷史說事兒》),新派中醫引領的養生熱(《新周刊》350期《讓我們談談養生吧》)之後,中國人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微博領銜的文字遊戲熱上。

  現實的中國加速度前進,生活在其中的中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也是空前的——買房那樣貴,買車要搖號,升學交贊助,結婚首先考量條件,生病要面對緊張的醫患關係。這些問題在歷史中找不到解決方案,在中醫那裡也開不出藥到病除的良方。

  另一邊,嘴皮子上的中國像是一個及時出現的出口和替身,文字遊戲裡,有溫度和冷漠、有情緒和欲望、有旁觀和反諷,一切給你壓力的,你都可以反過來調侃它,當代人在把玩字句的趣味時得到了暫時的喘息和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