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登島之後 “保釣”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2-08-17 08:56:07  


 
  首先,由於釣魚島遠離中國大陸,甚至離台灣主島的距離也稍遠於離日本石垣的距離,日方對這“8個無人居住大礁石”的控制、監視十分嚴密,自1971年1月“保釣運動”在紐約正式掀起至今,歷次保釣船出征,事先均採取嚴格保密、對新聞界高度封鎖信息的措施,僅在保釣船即將“衝刺”之際才公開行程、計劃,目的正是為了提高接近、登臨釣魚島的成功率,確保保釣船和保釣人士的人身安全,從以往保釣歷史看,這種謹慎措施是有道理的。但此次策劃保釣活動的“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卻風格迥異:他們不僅提前數日在媒體上、網絡間高調渲染,行動計劃、路線、參與船只和人員來源,甚至登島時間都公布得一清二楚,還公開尋求資助、支援,保釣船出發前後,“保釣行動委員會”還組織人員去解放軍昂船洲兵營請願,要求護航,並通過台灣方面同情者在當地施加壓力。

  其次,日本方面的舉措也令人費解。由於日本在沖繩屯駐重兵和大量海保實力,並保持對釣魚島24小時不間斷監視,加上保釣摩擦已是家常便飯,近日中國執法船只的頻繁活動更引發日方關注的強化,以往高度保密的保釣“突然襲擊”尚鮮有成功接近釣魚島的紀錄,此番時間、路線、計劃“三公開”的“保釣作業”竟大功告成,實在匪夷所思。據報道,登島者在島上遭遇日本執法人員“伏擊”,這表明日方事實上早有準備,既如此,保釣船何以還能靠近釣魚島?

  儘管主權爭端是國際的、地緣政治事件,但每次主權爭端事態的激化,卻往往帶有國內政治的因素。長期以來,由於釣魚島問題的僵局持續,許多保釣組織、人士產生了焦躁情緒,近來中日摩擦升級,日方不斷傳出“議員登島”、“集資購買”、“國有化”等聲浪和動作,更令這種情緒升溫,大陸、港澳台和海外保釣界均出現“通過積極行動逼(大陸及港台)官方出手”的思潮及行動,此次的“三公開”便不免帶有這種“不怕出事”的明顯痕跡。

  然而“不怕出事”的顯然不止保釣一方。隨著8.15紀念日的鄰近,日本一年一度最難熬的“二戰責任日”又來臨,主權爭議、極右翼施壓、靖國神社參拜等“老大難”話題本已令人困擾,野田內閣又適逢內外交困之際,在主權爭端方面不敢示弱、以免被政敵攻訐、擠壓,而近日日韓獨島、日俄北方四島問題幾乎同時發酵,三個方向中,獨島和北方四島分別為韓、俄實際有效控制,在形勢最有利的釣魚島方向做文章,一方面任由保釣者登島以放大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逮捕法辦”顯示“日方對事態的有效控制及有所作為”,就成為野田內閣的“最優事態應對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