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式醫院是醫療改革的體制外鮎魚

http://www.CRNTT.com   2012-08-20 11:54:17  


13日下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向媒體通報醫院試業一個多月的情況。截至目前,一共有4000餘名患者在醫院就診,預約就診的患者占97.7%。大部分患者對醫院的服務表示滿意。圖為日前患者在港大深圳醫院就診。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 攝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訊/據報道,由深圳市政府投資35億元興建、深港雙方共同組建團隊管理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7月正式試業。根據深港雙方合作協議,港大深圳醫院將堅持公立醫院屬性,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醫院因為致力“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而備受矚目。輿論指出,“港式醫院”代表著一種新的探索,民眾希望它走向成功並真正解決大陸“看病難、看病貴”的頑疾,但“港式醫院”可能會遭到的一些“水土不服”問題,政府能否轉變理念,能否作出系統的配套和服務,不僅關係著“港式醫院”的成敗,也關係著醫療體制改革的走向。

港式醫院是醫療改革的體制外鮎魚

  2012年08月20日07:57 來源:千龍網 作者:舒聖祥 

  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資35億元興建、深港雙方共同組建團隊管理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正式試業。根據深港雙方合作協議,港大深圳醫院將堅持公立醫院屬性,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醫院因為致力“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而備受矚目。據了解,除急診之外,所有到港大深圳醫院的患者均需提前預約,初診患者需先經全科醫生門診診療,必要時再轉去專科門診。與現有的公立醫院人事制度不同,港大深圳醫院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入職員工與醫院簽訂3年聘用合約。(8月19日《人民日報》)

  如果說在深圳興建的南方科技大學是教改中的一條鮎魚,那麼港大深圳醫院無疑要算是醫改中的一條鮎魚。其實,公立醫院改革在內地已經講了很多年了,可是公眾始終未能實際感受到真正的變化,該什麼樣還是什麼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舊如是,大處方大檢查、紅包賄賂等各種醫療頑疾一個不少,醫患矛盾反而有愈發緊張之趨勢。相比醫患雙方事前簽字拒收拒送紅包之類換湯不換藥的改革舉措,全新模式的港式醫院,為我們的公立醫院改革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路。

  根據新聞報道對於港式醫院的介紹,除了具體的操作流程不同之外,我認為最徹底的改革也許要算打破醫生的事業編制,實行全員聘用,能者上庸者下。眾所周知,對於現在的醫學畢業生而言,想進一家大醫院沒有足夠硬的關係或者足夠多的賄賂,是難以實現的。某種意義上,這樣的體制在“進口”上就決定了醫生的素質和追求;由於沒有被淘汰的風險,只要進了醫院就可以“混”,“混”了幾年都成了老油條,患者還到哪裡去找真正有職業追求的白衣天使呢?

  取消事業編制,不給不負責任、沒有追求的庸醫提供崗位,同時給有醫德、有醫術、有追求的醫生提供更好的福利薪酬和與國際接軌的機會,對醫務人員收回扣、拿紅包等實行一票否決地零容忍,這才是積極向上的醫療體制。否則,沒有優勝劣汰的合同精神,只有鐵飯碗的事業單位觀念,任何小打小鬧的醫改舉措都不可能真正有效。面對醫療亂象,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大部分的醫生都是好的”;可是,為什麼不能讓那些不好的少數醫生都下崗,讓留下來的全部醫生都是好的呢?合同聘任制相比事業單位體制,好處其實一目了然。

  當然,如果說考慮到“國情”,要打破醫生鐵飯碗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麼,港式醫院的很多具體操作模式,卻是完全可以立即複制的。比如,用預約制讓醫院不再像車站般擁擠,用先看全科後看專科避免有病亂投醫,用全科門診打包收費避免大處方大檢查;此外,保證每個病人就診時間不少於十分鐘、為醫生購買職業責任險使其更專心問診,將醫療事故責任交予第三方處理等等,也都是值得借鑒的做法。

  當然,港式醫院肯定並非盡善盡美,在現實國情中更有可能會水土不服,但是,如果醫改永遠只在體制束縛的螺螄殼裡做道場,很難會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我們需要有鮎魚來不斷刺激思維啟發思路。如何在確保公立醫院公益屬性的前提下,實現患者和醫生的雙向滿意,求解的方法或許就在突破體制束縛進行根本性改革的不斷嘗試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