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釣魚島僵局為何難以打破

http://www.CRNTT.com   2012-09-17 10:03:16  


  
  誰實際占領爭議領土(島嶼),在劃界過程中就更占優勢

  俄羅斯占了北方四島,韓國占了獨島,並且國家的領導人都跑到島上去宣誓主權,還派人去居住,這種實際控制強化了其國內輿論對這部分爭議領土的認可。對日本而言,想爭奪這些地方主權的難度就很大,因為進行劃界談判的時候,俄、韓兩國讓步的條件會很低。

  中國和印度的領土糾紛,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中印目前存在1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福建省)的爭議領土,其中有9萬平方公里被印度實際占領。早在19世紀90年代英屬印度就基本控制了這些地區。而且,隨著時間推進,印度方面在爭議地區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中國想要回這些領土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這也是中印邊界談判進展緩慢的主因。

  而之所以中國和塔吉克斯坦的談判中,中國要讓出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只拿回1000多平方公里,就是因為塔吉克斯坦的“實際控制”。塔吉克斯坦國內有大把的人對自己占優的情況下被中國拿走1000多平方公里,也頗為不滿。
 
釣魚島雙方堅持“寸土不讓”,僵局難破 
 
  只談主權,不談經濟價值,中日沒有契合點

  和陸地的領土爭端不同,一個島嶼沒法“分割”,不然為何我們可以接受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被分出去,而不能接受4.3838平方公里的釣魚島(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被日本實際占領的事實呢?這裡面除了中日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外,最主要的問題是,中日雙方死死把眼睛盯在“主權”二字,而忽略了釣魚島之所以引發關注的初因。

  很多人說,我們關注的根本不是釣魚島經濟價值幾何,哪怕釣魚島毫無價值,這也是不可動搖的主權問題。恰恰是廣泛存在的這種想法,才使得處理好這個問題在民間已無基石。

  1969年之前的釣魚島是一個無人島,大陸、台灣及日本民眾都沒有給予其多少關注。1968年勘測發現釣魚島周圍海域可能蘊藏了十分可觀的油氣資源後,釣魚島才真正進入日本、台灣、大陸的視野。由於這個所謂的“可能蘊含資源”並沒有被開採過,所以誰也不清楚釣魚島到底經濟價值如何,但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不僅沒有人去研究,反而不屑於這樣的探究,這才是本末倒置。從主權角度來談,那談來談去只能打,但釣魚島有什麼價值,怎麼開發,都是很好的課題。

  不過,在政府層面上,日本一直不同意“共同開發”這種說法,這導致中日雙方都在釣魚島的經濟價值和其開發上達不成共識,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