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釣魚島危機與國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9-19 11:36:56  


 
  軍事解決是否最佳選擇?軍事占領後能否徹底消除釣魚島問題?日本會否隨著中國取得實際控制權而善罷甘休?不會的。衝突仍將存在,而且還會變得長期化、激烈化。歷史上,“贏了戰爭,失了和平”的例子比比皆是。日本右翼一再挑釁,也是看到了此點。中國應盡最大努力,運用外交、經濟和政治手段處理該問題,使釣魚島不成為制約中國行動的絆索,不影響中國的戰略全局。
 
  在處理釣魚島爭端時,我們應準備長期博弈。回顧近代以來中國領土爭端的處理,我們注意到,運用“不承認”等外交手段,中國與周邊國家、與其他在中國存在治外法權的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大都得到了解決。中國只要堅持現狀原則,對任何謀求改變現狀的做法堅決不予承認,同時採取措施回擊改變現狀的行為,就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軍事鬥爭是最後手段。這種立場符合國際公義,必將贏得國際輿論贊許。
 
  ■ 中日關係的未來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中日關係?需要著重以下兩點:
 
  第一,必須加強兩國戰略層面的對話。兩國間之所以不斷出現問題,根本原因是兩國之間缺少戰略共項,而沒有深厚戰略土壤的關係,是很難穩定成長的。此前數十年,中日領土爭端之所以較少,主要原因是兩國存在著較多的戰略依存。“冷戰”期間,中國捐棄前嫌,與日本實現邦交正常化,是因為共同的戰略需要;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的技術、資金與中國的市場,共同決定了中日兩國有強烈的意願保持良好關係。
 
  但是,上述因素目前都在發生改變,中日之間的戰略需要越來越低,在全球層面,日本無法成為中國的戰略夥伴,在東亞地區,在一些問題上,日本受制於歷史問題,無法成為有足夠分量的戰略合作者;在另一些問題上,中日兩國又存在著戰略競爭。因此,中日關係總是停留在雙邊友好層次,一直無法提升到戰略合作的水平。未來的中日關係,需要在尋找戰略共項和共識上下功夫。
 
  第二,日本需要正視正在浮現出來的新的東亞安全結構。日本當前安全架構的核心是美日安保條約,這是一項“二戰”遺產。這一架構對確保其安全是有意義的,但是,它同時也使日本與該地區其他國家隔離起來,使之很難融入亞洲成為完全的亞洲國家。對日本來說,當今可能是最壞的時代。周邊國家變得越來越強盛,相比之下,日本的戰略地位越來越無足輕重,這種現實是日本近代以來沒有遇到過的。日本需要正視這一現實。它應當學習德國,徹底放棄帝國夢想,做一個謙遜的亞洲公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