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陶冬:十八大與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08:51:52  


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 陶冬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訊/財經網今載文章“陶冬:十八大與中國經濟”,陶冬認為,中國經濟的核心病征是民間投資熱情不再,藥方是結構調整、打破壟斷;要貫徹實施就急需中央政府的政治智能和政治決心,而中國領導人新班子要出招調結構,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做到的,所以他看淡未來幾年的中國經濟。

  在港居住已18年的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說,眼見香港租金已升到“無以為繼”的地步,近日開始考慮賣樓。一年前,陶冬開始替香港的樓市發出警告,他說不再買香港樓,現在改為要賣樓,轉折點是他不久前到數碼港用餐的經歷。

  食肆租金三級跳月租6萬變22萬

  陶冬入戲院前,到數碼港一間經常光顧的台灣餐廳吃飯,店員溫馨提示他該店快結業了。“我覺得很奇怪,這裡食物也不錯,環境也不錯,怎麼就要結業呢?”原來,業主下狠手加租,月租從6萬元一步漲到22萬元。“當我看到那家店租金漲到22萬的時候,我就開始要賣我的物業。”

  對於香港房價,陶冬以“不可持續、無以為繼、不合道理(unsustainable,unviable,unjustified)”來評價。他形容本港業主加租之狠是“殺雞取卵”,而低息環境下,普通市民排隊買磚頭則是“迫於無奈”。然而,儘管全港租金都在升,但自由行遊客的消費量卻跌了三成。“我所認識的真正高端的大陸遊客不來了”。陶冬指出,高端遊客買一張機票就可以去巴黎去日本,在那裡不論是住酒店還是買奢侈品都比香港便宜,豪客消失消費也難言反彈。“當我看到那一點(指租金離譜),我就開始(想要賣樓)。房價下個月漲不漲,我不知道,但是風險和回報已經不成比例。”

  對於消費插水、租金飛漲這等怪象,陶冬的解釋是不少歐美零售品牌業績走樣後,高層為求交代,紛紛拋出“去亞洲”的大計。陶冬指出,這些在歐美市場做不下去的品牌蜂擁來港開店,但他們來得快,走得也可能很快。“所有大公司都一樣,如果今年盈利下滑了幾成,我(指高管)要向董事局交代,那我們就去Asia!”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