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常識解讀中國人的幸福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11:23:53  


央視:你幸福嗎?之前一位外來務工者回答:我姓曾。
這位游客反問:我應該姓什麼?
後來,“我姓曾”成為人人調侃的神回複。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央視在近日推出了系列調查節目《你幸福嗎》。這個系列播出後,節目中的不少“神回覆”成為了人們的談資。但相對“無厘頭回答”的走熱,節目的初衷“幸福調查”反而乏人問津。

  輿論關注的焦點走偏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幸福調查”本身還是有相當意義的。 

  要了解國人的“幸福”,有比《你幸福嗎》更可信的信息源。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日前登載專題文章“用常識解讀中國人的幸福”: 

中國人今天更幸福嗎? 
 
  “金錢買不到幸福,但確實帶來了一種更令人愉悅的痛苦形式。”

     ——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
 
  中國人在近20年更富有了,但幸福感沒有成比例上升

  “金錢買不到幸福,但確實帶來了一種更令人愉悅的痛苦形式”,雖說這只是喜劇演員斯派克米利根的一句玩笑話,但他很清晰的寫出了“中國人更富有了,卻沒變得更幸福”的狀態。

  一方面,從1990年至今,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逐步深化,中國實際人均消費和國內生產總值翻了數倍。但另一方面,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經濟學教授理查德.A.伊斯特林(Richard A. Easterlin)匯總了幾家權威機構對中國人幸福指數的調查後,他卻發現在這20年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中,中國人的幸福感並沒有明顯上升。

  根據他的調查,在1990年到2010年間,中國人的幸福感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呈現一個“U”形。生活滿意度從1990年到2005年前後,呈下降趨勢,到2010年有所恢復,達到了略低於1990年的水平。

  一個稍早的研究也證實了中國人沒有更幸福的觀點。在2008年5月心理學期刊《幸福研究》刊登了一份調查,該調查涵蓋了中國1990-2000年十年的數據,顯示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裡隱藏的悖論 ——中國人腰包越來越鼓的同時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喜悅,相反,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卻在降低:1990年時28%的中國人覺得自己“非常幸福”,而到了2000年,“非常幸福”的中國人比例降到了12%。而對於生活滿意度的調查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1990年平均73%的中國人滿意自己的生活,而到了2000年,這個數字降到了65%。這種下降遍布農村、城鎮和幾乎每個收入階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