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是什麼滑坡了?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1:13:45  


 

【相關背景】雲南彝良山體滑坡致19人遇難(《新世紀》 2012年10月15日 李梁)

  10月4日8時10分,雲南省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油房村民小組發生山體滑坡,衝擊了山腳的田頭小學,18名學生和1名村民遇難。

  據國土資源部調查報告,此次災害是由於持續降雨引發的大型高陡鬆散岩土體滑坡災害。一個月前該地區的兩次中強地震,也對斜坡岩土的結構起到破壞作用。

  據彝良縣教育局介紹,田頭小學教學樓修建於2007年,屬於安全校舍。彝良“9.7”地震發生後,上壩小學因嚴重受損而被拆除。根據複課要求,龍海鄉中心校將三、五年級安排在田頭小學,把該地作為該校複課的臨時校點。被埋的18名學生均為這兩個年級的學生。“災害發生時是8點多,學校上課時間是9點多,學校僅有的一位老師還沒有到,遇難的都是早到的學生。”為何節假日學生仍在補課?當地教育局表示,“9.7”地震後,彝良縣學校全部停課,從9月17日起陸續複課,至25日全面複課。由於停課時間較長,縣教育局決定調整放假時間,國慶、中秋只放一天假。

  遇難學生家長質疑學校的管理,尤其針對臨時校舍背後的安全隱患和預警缺失。據村民反映,田頭小學滑坡山體曾因災在1995年和今年9月出現過兩次開裂。

  彝良縣國土局則稱,彝良縣之前對“9.7”地震後新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健全了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具體明確了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位置、類型,以及所在村委會的村支書或村主任的姓名及聯繫電話、監測人姓名及聯繫電話、監測措施等,充分帶動群眾共同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監測及防範作用”。而田頭小學山體滑坡點之前並未列入隱患點名錄。

  當地官員介紹,目前運行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有兩個通道:村民與村民小組長上報;根據氣象、地震等部門的消息提前預警向下通告。而該山體滑坡點之前並未進入到上述通道,預警防範作用未能發揮。

  《新京報》評論稱,雖然當地國土部門認為山體滑坡毫無征兆,但氣象台在節前即發布預告,特別提醒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坍塌等氣象災害,怎能對一些存在巨大風險與隱患的災害性地質心懷僥幸?

  當地教育部門無視已有基礎設施損毀情況而決定複課,選擇的臨時校舍及其所在地均存在隱患,複課通知中無預防地質災害提醒等做法,受到輿論批評。更重要的是,人力、物力、技術欠缺等借口,並不能減免行政部門在“災害風險的全流程管理”中的責任。

  《法制日報》則評論道:現代社會,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便是建立反應迅速、組織科學、運轉高效的防災應急體系,並以得當的應急處置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