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低位企穩 轉型與增長並進

http://www.CRNTT.com   2012-10-20 09:28:26  


經濟數據的結構性改善意味著穩增長政策的累積效應開始逐步釋放。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三季度GDP單季同比增7.4%,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文章表示,儘管總量數據較低,但9月結構數據顯露不少亮色:一是9月份工業增加值單月同比增速回升0.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回升最為明顯。之前受經濟下滑衝擊最為嚴重的鋼材、水泥、原油加工、乙烯產量都大幅增加。二是1—9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20.5%,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持續回升,部分對衝了製造業下滑的負面衝擊。 三是房地產銷售明顯改善,與之相關的建築及裝潢材料、汽車、家具、家用電器同比增速比較明顯。

  文章分析,經濟數據的結構性改善意味著穩增長政策的累積效應開始逐步釋放。一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政策效應開始逐步顯現。今年5月以來,國務院推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包括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兩次降低利率等,這些政策對於穩定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的地鐵項目、城際軌道交通項目、港口項目、市政污水處理及管網項目,屬於長期規劃中的項目且布局於城鎮化戰略,對未來一段時間基礎設施投資會繼續顯現出穩定投資的作用。

  二是流動性有所改善,對投資趨穩形成一定支持。從社會融資總量觀察,信托貸款、債券融資的增加,顯示最近兩個月的流動性情況總體有所改善。以9月份數據為例,9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65萬億元人民幣,明顯高於8月份的1.24萬億元,更高於去年同期的4278億元的水平。

  三是支持出口的一系列政策等多種因素對出口好轉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9月份出口的明顯反彈包含了一定的季節性因素。一方面出口反彈與近期外需走強的趨勢相關,另一方面,政府針對出口企業的支持性政策如出口退稅、減少行政收費等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文章認為,儘管三季度數據存在一些亮點,但目前國際經濟環境依然動蕩,中國經濟企穩復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然值得關注,因此需要進行必要的逆周期政策儲備,繼續實施和加大穩增長政策的執行力度,並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轉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