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既然擔心對台動武就應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12-11-10 08:35:36  


 
  馬英九的致辭內容,仍是屬於各說各話,本來沒有甚麼不妥,實際上在過去四年多來,大陸方面就是在明知台灣方面有意扭曲“九二共識”定義的後半部分,但只要其能夠承認“九二共識”的前半部分亦即“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採取模糊策略,推動並進行兩會協商及簽署協議;但“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出席研討會前回答記者所談的內容,則是值得商榷。

  其一,他說“昨天有一個蠻注意的地方,大陸把‘九二共識’納入他們正式的文件,這是第一次,的確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過去在野黨會說大陸並不承認‘九二共識’,現在兩岸都承認、同意“九二共識”,是一個大家的共同基礎,這個應該沒有疑問的。這當即被台灣媒體“修理”,指出溫家寶在今年三月五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已經將“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寫入工作報告中,當時“陸委會”還做過回應。

  其二,王郁琦聲稱兩岸協商“先經後政”,兩岸還有很多事務性事項還需要透過協商來解決,和平協議與政治性對話都不是優先的事項,等於是直接拒絕了胡錦濤的呼籲,這比馬英九還要“激進”,因為昨日馬英九尚未正式對胡錦濤的建議進行表態性的回應。 

  而並沒有出席這個研討會,而是列席“立法院”委員會備詢的“行政院長”陳沖,在被“立委”問到如何因應胡錦濤提出的“探討在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時,卻表示“胡錦濤的談話沒給台灣帶來新壓力”。果真如此?這連民進黨人也不敢作如此想。實際上,昨日,民進黨陣營的“台灣智庫”也舉行一個“利多?利空?大選後美中台新形勢”的座談會,與會的民進黨籍學者都認為,中共“十八大”後的“習李體制”上路,雖然對台政策大方針不變,但具體議題設定的先後次序和執行進度將會逐步調整。“習李體制”一旦權力穩固,對台政策就將不再是胡錦濤的“軟的愈軟、硬的愈硬”,而是轉為“軟中帶硬、經緩政行”。曾任陳水扁時期的“陸委會”副主委的“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黃偉峰還直率地指出,中國當局已對馬政府“只經不改”的作法感到不耐。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台灣智庫”國際組召集人賴怡忠也指出,今年從中國大陸提出“兩岸一國”後,馬英九明顯在踩煞車,現在越來越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