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貿走上全面提高開放型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1-15 08:59:34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訊/儘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美國“財政懸崖”和新興市場經濟動蕩陰雲籠罩,儘管年初和8月外貿增幅之低曾令人震驚,在傳統的“金九銀十”時節,中國外貿仍創造了不錯的業績。繼9月出口增長9.9%攀上單月出口新高之後,10月出口又同比增長11.6%而達到1755.7億美元。這樣,1至10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31615.7億美元,同比增長6.3%;其中出口16709億美元,增長7.8%;貿易順差1802.3億美元。考慮到全球貿易急劇減速,中國外貿在全球市場份額逆勢上升,表現堪稱優良。

  上海證券報發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文章分析,中國外貿上述數據意味著什麼?

  這首先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和外貿的全球競爭力總體依然強勁。成本上升給中國製造業帶來的壓力有目共睹,但勤奮且有文化有組織的勞動大軍、巨大國內市場天然所具有的規模經濟效益、優良的基礎設施、完整的產業體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在世界範圍內已處於較高水平且日趨改善的公共服務效率、較高的宏觀經濟穩定性,所有這些給中國製造業及其出口鑄造了大多數國家難以企及的競爭優勢。正因為如此,即使是受成本上漲壓力影響最大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也保持了一定增速。1至10月,中國服裝出口增長2.6%;紡織品增長1%;鞋類增長10.6%;家具增長31.9%;塑料製品增長39.7%;箱包增長5%;玩具增長7.3%。

  我們絕不能無視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產能和出口訂單向越南、印度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現象,但也不宜過高估計其影響中國出口全局的能力,因為他們的貿易規模太小,而且抑制成本上漲的能力比中國要弱得多。去年,中國出口僅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就有2405.54億美元,這一項就超過了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出口總額:馬來西亞出口總額2270億美元,泰國2288億美元,越南969億美元,菲律賓480億美元;就是印度這樣的大國,出口總額也只有2966億美元。而且,由於除印度之外的這些國家人口和經濟規模都比較小,加工貿易轉移造成的成本上升速度會比中國這30年快得多。相比之下,珠三角、長三角這樣有廣袤腹地依托的出口重鎮,加工貿易的勞工成本等多項成本就能維持很長時間的穩定。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