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兩岸電文馳往看國共黨際交流新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09:46:43  


 
  其實嚴格來說,現在國共兩黨的黨際交流,是採用“三軌制”,亦即除了上述的“兩軌”之外,還有國民黨另一位榮譽主席連戰的“一軌”,則是由他來繼續作為馬英九不方便出席國際場合活動,如“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分身”,從而利用此機會與大陸擔任最高黨政的領導人會面。因為此是政府間的國際活動,並非是兩個政黨之間的接觸,黨際交流的成分較低,因而作為打開國共兩黨黨際交流大門的連戰,昨日卻未有致電習近平和胡錦濤,但這並不等於今後連戰不會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場合,作為馬英九的“分身”與習近平會面。

  我們再從國共兩黨領導人及卸任領導人互相致電的內容,或許也能看出一些“苗頭”。實際上,如果說,馬英九與胡錦濤之間,及吳伯雄與習近平、胡錦濤之間的文電往來,確是單純的禮尚往來的客套話的話,那麼,馬英九與習近平之間的文電往來,就含有那麼一點“味道”。馬英九給習近平的賀電上的期待貴我兩黨在既有良整基礎上,繼續促成兩岸雙方在擴大深化交流及互設機構等重大事務上,獲致更顯著的成果”一語,可說是“可進可退”:既可擴大解釋“擴大深化交流”,倘若時機成熟,不排除在現有的經濟領域的交流及協商的基礎上,擴大到其他領域甚至是政治領域去;也既可以“互設機構”為“最高綱領”,將兩岸交流及協商固化在目前的態勢之上。而習近平的復電,強調“由衷期望貴我兩黨把握歷史機遇,深化互信,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則仍然是重申中共“十八大”報告的主導思想,充滿開拓進取的精神。在兩者中,“擴大深化交流”與“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具有一定的交際度,就看今後如何將之化為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新班子產生後,吳伯雄就“迫不及待”地到大陸訪問。儘管其形式和內容都是地方層面的訪問,並以客家文化為主,表面上看與“國共平台”無關,但從中央社的報道看,主辦單位曾為此專門派人赴台與吳伯雄商討行程,並也赴京向習近平報告,說不好這是為習近平接過胡錦濤的班之後,進行國共兩黨“二軌”交流的首次活動。也就是說,可能會像江丙坤二零零五年的那次登陸訪問那樣,臨時增加訪問北京的行程,與習近平會面,就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新時空背景之下的國共黨際交流進行商討,或許將會在以往“兩岸論壇”的基礎上,增加若干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的新項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